千名医师在基层:“抢”专家 留患者 护健康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5 00:15:24

  中新网朔州12月22日电 题:千名医师在基层:“抢”专家 留患者 护健康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

  “千名医师下基层”行动是山西省根据基层需求靶向发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举措之一。近日,记者走访朔州市怀仁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及多家村卫生室,了解行动成效。

  “抢”专家

  “马主任,还有省里来的专家吗?再给我们内科分两个。”“我们科室也需要。”

  几个月来,马晓博带领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山医大一院”)帮扶医疗队,成为怀仁市人民医院的“香饽饽”。填补手术空白、制定护理流程、规范病历书写……一场全方位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手把手”帮扶,从2023年8月1日开始,在这家县级医院全面展开。

  怀仁地处朔州市辖区,但距离市区较远,病情复杂的患者问诊,或北上大同,或南下太原。医疗技术水平高低是决定患者去留的关键。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医疗队长马晓博制定帮扶计划。

  42岁的姚平被视为怀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中坚力量,虽早年外出培训,学习了对患者伤害更小的腔镜手术,但因各种原因,无法施展。“马晓博老师是普外科专家,带我们做了几十台腔镜手术,我自己独立完成了六七台。”姚平说,几个月所学让他快速成长,“最重要的是有了接诊疑难杂症患者的底气”。

  有底气的不止姚平。在介入、妇产、感染、护理等相关领域专家的帮助下,内科能高效、高质处理复杂病情下的胃出血;妇产科填补了不能自行做腹腔镜妇科手术的空白;初建的重症科开始运作;护理科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70项、工作流程183项。

  帮扶期间,医疗队助怀仁市人民医院新增设了肝病门诊、肿瘤门诊、营养门诊、药学门诊;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多场院内培训。

  慢慢地,马晓博不再叮嘱队员主动去科室指导,因为他们常被“一抢而空”。

  留患者

  医疗队为医院带来密集的技术支持,医院各项工作不断优化,业务水平大大提升,但重新得到患者的信任,则需 要更久。

  “我父亲患有糖尿病,在这里住院,一开始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来想转院,后来专家们来了,调整治疗方案后好多了。”如上述患者家属一样,当地民众对这所在家门口的医院并没有多少信任,非危急情况下,多数人选择外出就医。

  为提高民众健康常识,也让更多人知道“千名医师下基层”行动,医疗队和各科室医生一同深入基层。在公园,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提供诊疗建议;在农村,为老年人、留守儿童等“送医送药送健康”。

  一天深夜,医院接诊一名突发腹痛的怀孕女子,后其家属想要转入几十公里外的医院。“当时患者宫外孕大出血,情况危急,我们和家属积极沟通后紧急实施手术,术中清理积血及凝血块800ml,患者转危为安。”马晓博认为,对于危急症、常见病、多发病,县级综合医院可以有更多作为。

  护健康

  经过近5个月帮扶,怀仁市人民医院的改变正在被看到。因这种改变受益的,还有基层的村医、村民。

  何家堡乡宋家庄村村医张斌守护着当地千余村民的健康。2023年,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朔州市卫健委提出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等重点人群开展“敲门行动”:每月、每季度免费上门提供健康管理和服务。

  “现在有省级专家的参与,更有底气了,咱们能处理的疾病就处理了,处理不了,向上转诊到县级医院,更复杂的,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山医大一院。”张斌说,为了向专家们学习,他曾多次赴怀仁市人民医院,“机会难得,针灸、推拿、拔罐,还有许多常见病的治疗理念,很受用。”

  自2023年6月山西省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行动以来,47家省、市三级医院向124家县级医疗机构派驻了1214名帮扶人员。正如山西省卫健委主任张波所期待,“千名医师下基层”行动已形成长效机制,为县级医疗机构提供了“订单式”帮扶,助力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提升。(完)

  比如,理论领域大家大作还不够响。浙江作为“重要萌发地”,坐在理论的“富矿”上、站在实践的“高峰”处搞研究,具有学理深度、代表中国理论的重磅研究成果还比较缺。特别是浙江作为一个拥有3万社科工作者队伍的社科大省,少有能够为党为国著述发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咖”。

  新春新愿

  谢挺认为,两地在水产、水稻发展的方面的优势,可通过相互学习实现互补。这是两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农业人士共同的需求。此外,两地还可以根据特色,进行人才相关培训和交流,共同发展好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园,共享发展红利。

  受疫情影响,2022年市场主体经营面临一定困难。为此,各地推出多项举措助企纾困,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在一系列政策实施下,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市场主体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市场主体预期仍然脆弱,活力仍需提升。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及宏观杠杆水平处于良好状态,2023年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可靠的基础和条件,专项债、税收政策、政府采购等大有可为。

  动态监测——

林国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