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材料IPO企业首超200家,6月首周终审23家创年内新高,“三中一华一海”居高位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2 09:14:07

  财联社6月12日讯(记者高艳云)距离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将满2个月,政策效果显现,IPO去库存加速态势明显,今年来终止IPO审查家数已达207家,在审数量下降明显。

  上交所企业上市服务信息显示,截至6月9日,今年以来,已公布终止审查企业207家,上周(6月3日至6月9日)新增23家终止;各板块在审企业共469家,上周减少26家。沪深北三家交易所本期无新增申报企业,沪深北三家交易所今年新增申报企业仍为2家,且均为北交所;今年以来,上市企业40家,融资合计278.77亿元。周环比来看,上周新增2家企业完成上市。

  无论是上周IPO终止数量,还是上周的在审减少数量,均创出年内单周新高。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新“国九条”威力强大,交易所优化上市条件等配套措施更是效果明显。

  207家终止,上周新增23家终止

  截至6月11日,今年,终止IPO公司数共计207家。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原因为撤回材料,共206家。

  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板块为创业板,共59家。此外,科创板终止有59家,深主板29家,沪主板41家,北交所44家。

  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共152家。其他终止较多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22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终止有10家,批发和零售业终止有4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有3家。被终止的2家金融业企业是药都银行和新湖期货。

  作为市场最热门的行业,锂电等新能源行业政策收紧、产能过剩,IPO终止企业不在少数。今年以来,有20家以上锂电企业更新IPO进度,其中有17家IPO搁浅,其中的8家因撤回材料终止,分别是双登股份、京阳科技、昆仑新材、华一股份、江铜铜箔、杰锐思、诚捷智能、吉锐科技;9家因财务资料过期中止。

  469家企业在审,单周减少26家

  易董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共计469家公司在审。其中,在审公司数最多的板块为创业板,共165家,其他板块情况为科创板(66家)、深主板(60家)、沪主板(87家)、北交所(90家)。

  目前IPO在审最多的券商依然是中信证券,在审数量为61家,预计募资总额为821.93亿元;其他IPO在审家数居前十的券商为中信建投(39家)、民生证券(32家)、海通证券(28家)、国金证券(28家)、中金公司(27家)、国泰君安(26家)、华泰联合(25家)、招商证券(19家)、广发证券(11家)。

  新“国九条”系列政策显威

  新“国九条”的发布,以及后续交易所等配套措施的推进,对IPO市场发行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4月12日,被誉为新“国九条”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由国务院发布,关于IPO方面内容,其中明确提到,提高发行上市辅导质效,扩大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

  同日,沪深交易所优化上市条件。

  上交所拟完善主板上市条件,适度提高净利润、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和市值等指标。一是将第一套上市标准中的最近3年累计净利润指标从1.5亿元提升至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指标从6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最近3年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从1亿元提升至2亿元,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指标从10亿元提升至15亿元;二是将第二套上市标准中的最近3年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从1.5亿元提升至2.5亿元;三是将第三套上市标准中的预计市值指标从80亿元提升至100亿元 ,最近1年营业收入指标从8亿元提升至10亿元。

  深交所新修订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适度提高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的净利润指标,将最近两年净利润指标由5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并新增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要求,突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适度提高创业板第二套上市标准的预计市值、收入等指标,将预计市值由10亿元提高至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由1亿元提高至4亿元,支持规模、行业及发展阶段适应创业板定位要求的企业上市。

责任编辑:韦子蓉

他已开始参加全国比赛

本次世界杯的首个进球

另一边对于丹麦和突尼斯的比赛,实况AI给出的预测结果是丹麦2比0战胜对手,达姆斯高会是全场最佳,而进球则由布莱斯维特包办,来自于巴萨的中卫克里斯滕森状态欠佳。

实现了一个11岁孩子的梦想

14世界杯:1球

并推动了他们自身走向独立

彭君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