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底气!着华服、绾青丝、点朱丹……文化“穿”在百姓身上

来源: 宣讲家
2024-07-01 19:46:15

  央视网消息:近两年,国风国潮大放异彩。行走在河南洛阳的街头,随处可见穿着各式唐装宋服的游客。她们有的骑着电动车,有的坐着公交车,有的穿行在亭台楼榭间拍照录影,成为古都洛阳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全面深化改革,河南不断创新文旅举措,点亮古籍中的文化,让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不再停留于书中,而是还原到了洛阳城市的大街小巷。

  下午4时,一天的暑热退去。洛邑古城周边上千家服饰店迎来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不少店铺里,等待妆造的顾客甚至排起了队。

  2017年,当地依托金元古城墙遗址、文峰塔等古建筑而修建了这座洛邑古城,就在洛阳老城区的位置。不少游客来到洛阳就是冲着穿古风的衣服,化一个历史妆容来的。

  在不少人印象中,洛阳的十三朝古都形象一度停留在历史文学里。但是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唐代、宋代、明代的大家闺秀。

  洛邑古城门口旁边,原本是一条汽修街,大大小小80多家商户都是经营汽车修理生意的店铺。如今,整条街走下来,已经看不到当年汽修街的影子。

  不仅经营古风服装的店铺越来越多,为游客妆造的化妆师也越来越多。两年之内,妆造从业人员就从不到百人增加到了9000多人。

  除了妆造师,国风服饰的火热还催生了像跟拍师、簪花制作师等新兴职业。古城里,登记在册的摄影师从之前的几十名增加到了800多名。

  持续的场景打造,独具特色的全域古风体验,洛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洛阳体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一开始,山寨古风服装的情况比较多,很快大家发现,游客们在简单的体验之后,希望升级这种体验感。比如,穿上一套真正的唐代服装,配上真实的唐代妆容。

  2023年7月,洛阳政府全力推进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保护展示工程,还正式挂牌成立了国风服饰研究院。70多位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目前已经设计出国风服饰800余款,其中复原款200余款。

  为游客进行场景化引流、提供品质化产品,让大家在洛阳能进行大众化消费,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

  着华服、绾青丝、点朱丹……夜幕降临,新潭遗址之上建起的洛邑古城内人头攒动。精心妆造过的古装佳人或倚窗凝思,或凭栏望月,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美不胜收。

  历史是洛阳的底气,传统服饰的回归也让文化“穿”在了老百姓的身上,带来了历史的机遇。来洛阳吧,体验一次穿越,与历史来一次亲密接触。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3/29/7417082569206292297.jpg" alt="" />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指出,“熊出没”系列从电视动画出发,不断调整策略,经过持续的诚意探索,实现了向动画电影、衍生开发等的跨媒介传播。《熊出没·伴我“熊芯”》保持了“诗意的追求”,在艺术审美关照之外求新求变,展示了动画电影的多样性、丰富性、探索性,吟唱的并不是只面向孩子的歌。

  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对优化中外人员往来做出安排以后,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对此研究制定了优化移民管理的政策措施。1月8日实施以来,从监测情况看,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有序恢复的态势。

  丰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意见》的出台,是为了把握智能建造领域先行先试机遇,推动信息技术为建筑、房地产等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快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构建起围绕智能建造领域上下游延伸的产业集群。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透视2022年外贸“成绩单”:规模再创新高、质量稳步提升

  答:这个需要看各地的感染率情况。例如北京,大多数老年人应该已经感染过了。从近期到春节,北京尚未感染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感染,但目前来看,不会形成很大的规模。因为刚感染过以后,包括老年人在内,都会对新冠病毒形成一定的免疫力,近期再次感染的概率就很小了。

刘晓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