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文化新丝路 促进交流与互鉴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3 14:06:39

  【光明时评】

  作者:周 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媒体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从时尚精巧的红剪纸手提袋,到完全能以假乱真的扭扭棒京剧盔头,再到绘有皮影人物的瓷器和充满现代动感的传统银饰项圈……每一个文创作品都充满了童心和匠心,透着灵气与天真,令参加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的众多海内外参展商和观展人惊喜。这些作品均来自深圳100多所中小学校,是中小学生们的文化创意,成为本届文博会上的一大亮点,展示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美好诠释,以及将设计落实为原创作品的文化创新能力。这不仅体现青少年对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未来潜力。

  本届文博会进一步开拓线上线下文化新丝路,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展区面积从上一届的3000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成功吸引了10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包括海内 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本届文博会展示了12万件文创产品,打破上一届10万件的纪录,不断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繁荣,进一步凸显中国文化的巨大吸引力和国际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要在这个舞台中央站稳,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一环。本届文博会专门设立了AI大模型发布推广区,展示了8个代表性大模型,展现了中国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而一批新锐文化企业,则分别代表了网文、网剧、网游等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博会的现场,具有人间烟火气的科技数字人文场景比比皆是:360度的冰屏上动态演绎着甲骨文的历史、3D建模重建“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MR(混合现实)再现潍坊风筝的制作技艺、AI数字人就在眼前为非遗精品直播带货、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具有东方神韵和国际化审美的大片……这一切的精彩,并非偶然。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到《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已成为中国融入乃至引领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坚持以市场力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前提下,深圳文博会充分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数字传播力和国际传播力,把全球化趋势作为时代背景,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与特色,有机融入世界文化,深度参与开拓文化新丝路,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023年德国华侨华人“温暖迎春”联欢晚会4日晚在柏林举行,武术、古琴与竹笛合奏、国风街舞等表演引得观众掌声不断。柏林工业大学学生李紫珂把亲手绘制的十余张兔年贺卡送给现场观众。她说,很多德国观众表示很喜欢她做的贺卡,还和她一起讨论了各自的生肖。晚会总导演、德国中欧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陈媛媛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德国观众以及“华二代”“华三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王雯表示,2022年,重庆外事与各国友人互动交往、携手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重庆外事将与各国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积极邀请各国驻华大使、商协会、企业、媒体等,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探索发现新的合作点。

  “西方主流媒体以及一些政府和政客每天都在恐吓我们:中国崛起对世界构成威胁,对西方尤甚。”西班牙资深记者哈维尔·加西亚在他的新书《中国:威胁还是希望》中写道。

  中共二十大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中国证监会党委在传达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会议上表示,要坚持将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究竟“特”在何处?又应如何更好建设?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张跃文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如今,伴随着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建设,哈密正在积极拓展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完)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博贝娃是这一倡议的坚定支持者。博贝娃认为,在中东欧地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了一批潜力大、规模大的经济项目落地,取得了丰硕成果。博贝娃指出,来自中国的大规模境外投资不同于传统的、多以利润驱动的跨境投资。中国的投资项目多数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实施的,它们规划周密,具有长期的经济效益。这也正是中国投资在中东欧地区国家备受欢迎的原因。博贝娃期待加快“一带一路”项目落地的进程,并注重提升项目在经济和财务上的可行性。

侯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