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洪涝灾害后,预防肠道传染病要防止病从口入

来源: 学习网
2024-06-30 14:59:57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国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洪涝灾害防疫保健康有关情况。当前,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公众患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应急办主任、研究员孙宗科表示,预防肠道传染病,首先要防止病从口入。

  “发生洪涝灾害时,含有大量微生物的垃圾、粪便甚至一些禽畜宠物等动物的尸体都会进入洪水中。人一旦接触到洪水及其污染的环境,患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孙宗科建议,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尤其是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吃瓜果蔬菜一定要用洁净的水来清洗干净,定期对生活垃圾和粪坑粪池等环境喷洒消毒剂和杀虫剂,减少蚊虫的滋生。同时,要注意预防媒介传染病,在家里可使用蚊帐、蚊香等防止蚊虫的叮咬;出门时穿长衣长裤,在皮肤裸露的部位可喷涂防蚊的花露水等。

  他还特别提醒,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洪水。如有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皮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洪涝灾害后,洪水可能淹没或破坏水源地以及制配水的设施设备,自来水管线等可能出现破损、渗漏,使得水源性传染病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

  谈及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孙宗科表示,最重要的是尽量喝开水、喝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灾害初期公众可选择瓶装水、桶装水和应急供水。如果当地不具备饮用瓶装水、桶装水条件,水一定要烧开之后再喝。其次是不喝来源不明或 者受污染的水,用来盛水的桶、碗、盆等容器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洁净的水冲干净。第三是避免接触不安全的水。洪涝灾害后,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水源地附近随意倾倒垃圾和污水,不随地大小便,以免污染水源和周边的环境。(完)

  截至11月6日24时,全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7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73例;全省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5例。

  截至11月8日24时,“0909”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4例、无症状感染者1359例。累计治愈出院确诊病例19例,解除隔离无症状感染者626例。现有确诊病例35例、无症状感染者73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各位游客信众:为有效防控疫情,确保游客信众和僧职人员健康安全,经研究决定,自2022年11月10日零时起,雍和宫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已预定11月10日及后期门票的游客信众,请登录“雍和宫游客信众服务”微信公众号自行退票。给您参观礼佛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请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身防护。

  <font>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font>520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625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736例,无死亡病例。<span></span>

  供销社现在主要销售哪些类型的商品?数据显示,供销社系统主要经营农产品、日用消费品与农资,2020年三者销售占比分别为41.90%、34.40%和16.35%。

  “生活服务则主要依托农民办的超市。”孔祥智表示,现在很多农村超市会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将这些超市纳入到供销社系统,可以给它们提供基础设施、商品服务等,来保证货源。

陈碧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