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立国际软件学院 以产业前沿问题驱动人才培养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20 15:51:27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18日在临港新片区成立,将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前沿问题驱动人才培养和科研组织,深入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新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由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新片 区管理委员会等共建,秉持“把办学前移到急需产业一线”的理念,致力建设成为国家软件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一流软件技术创新基地、关键软件产教融合中心和国际学术资源汇聚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受聘为新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来自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将从不同领域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改革创新、合作交流提供指导和支持。

  据悉,今后,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将在已有合作和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在临港新片区陆续导入学校生物医药、空天信息等与临港新片区相关产业关系紧密的未来学科和专业,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逐步建成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校区。

  据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介绍,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将面向战略性产业需求,跨越学科壁垒,培养研究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卓越软件人才。在育人模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将以“产业需求方向”设置行业学术包,以行业需求组织培养内容;以“解决复杂问题”驱动科学研究,培养学术前沿探索能力;以“领域真实问题”推动工程实践,培养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创院院长何积丰表示,此次在临港建设新学院,是进一步实践产教融合的关键之举。他对此充满信心,希望学院能够利用临港新片区的产业优势和开放政策,建成国际软件人才的集聚中心。

  大会现场,临港工业软件产教融合平台成立。多方签约共建,致力于关键软件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推动人才链、育人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协同发展,为临港产业发展赋能。同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发起的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平台启动。该平台每年将发布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代表性软件技术成果,并在产品推广、成果孵化和社会资源投入等方面提供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的10个关键软件技术产品在大会现场“首展首秀”。这10个产品涵盖关键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均在突破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难点、堵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经济效益。(完)

  “建议上海先行先试,明确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义务。”这份提案认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广泛的金融机构群体,建议上海参考国际上其他地区的有益做法,更加细致深入地制定相关绿色投资信披的要求和明确信披义务方,使其具备一定的强制性,有利于提高公众意识,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汽车消费短期受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影响较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增长政策效力逐步显现的时期,汽车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上下游多个行业的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仍将持续,对其消费提升带来较大促进作用。”谷建伟说。

  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财政部门将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支持就业方面,财政部门将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必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内容科学、要素齐备、统一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建设制度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以党章为核心的数千部党内制度法规完善好、落实好,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使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通过“良规”更好谋“善治”。

  业内普遍认为,扭转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实力格局的就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导入。相比自主品牌积极拥抱电动化,合资品牌普遍转型迟滞,此消彼长中,差距由此产生。

  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从2023年起,将启动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全国每年平均将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吴洪伟说,通过改造提升,解决已建高标准农田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工程建设标准低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水平。

叶弘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