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场域下的创新表达 “河书——当代艺术展”启幕

来源: 澎湃网
2024-06-27 05:31:30

  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邀请活跃在一线的知名当代艺术家、玻璃艺术家、书画家,围绕展览内容与特定的历史语境创新展览形式,进行一次跨媒介的艺术在地实践——由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上海古猗园共同主办的“河书——当代艺术展”日前在上海古猗园拉开帷幕。

  据介绍,此次以“河书”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是在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项目支持下,依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玻璃艺术创新基地,进一步升级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公园主题功能拓展项目。

  展览以上海古猗园为切入点,进行了一次当代艺术融入这绿色莹然、古色古香的公共空间的主题化探索。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古猗园,其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此次以“河书”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尝试在这样的历史场域下,针对如何把艺术展示与文化遗迹以并置、叠加等方式进行一场跨时空的探索。

  “河”代表了宏大、深邃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书”既指中国书法中的书写,其笔墨语言体现了特定时空下的鲜活生命状态,同时也是当下人的一种文化观,与“河”所阐释的中华文脉延续互为映照。当代艺术在时代语境中的鲜活展现根植于传统的肥沃土壤,古与今不仅是时间的相对概念,也呈现出各自的表达语汇。

  "河书"当代艺术展打破以媒材进行归类的展览模式,艺术家通过作品巧妙运用园林空间营造,借景抒情,在地性的介入"整景",通过以玻璃、尘埃、光学投影、水墨等各类媒材的创作,以书画、影像、装置等方式与古典园林的历史遗存跨界对话,有机更新。"河书"当代艺术展致力于成为上海古猗园“活的植入”,在承载古人文思、移步换景的古猗园非遗文化活动中,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开幕式当天,配合古猗园系列活动,主办方还在展览主场地——花神殿策划以“十二花神”为主题的汉服秀展演,及艺术集市的活动。此外,展览开幕活动当天还邀请了相关艺术家举行对话式讲座,以“边界与主流”为主题展开探讨,同时也针对玻璃材质、书写、当代艺术界定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碰撞和交流。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7月18日。(完)

  “到农村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为农业增产增收作贡献,这是科技小院的初衷,也是特色。”张福锁说,如今科技小院走到了新阶段,开始肩负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天津市滨海新区疆北湿地保护中心主任王建民是濒危物种东方白鹳的“超级粉丝”。曾成功救助过3只东方白鹳幼鸟并放飞的他,经常向记者分享南迁的三只东方白鹳的最新“打卡地”,以及有关候鸟与湿地的最新信息。

  报道称,施罗德资本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负责人钱军表示,随着对美元市场配置资金的速度放缓,越来越多成熟投资者发现人民币市场是个不错的对冲选择。

  有部分媒体将之解读为取消集中供地制度。对此,自然资源部表示,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更好发挥充分公开披露信息对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积极作用。

  “双港镇目前有包装企业400余家,个体户1800多家,规上企业不到30家,绝大多数都是长不大的‘小老树’。”记者在桐城包装产业集中区——桐城双港镇采访时,双港镇镇长林国庆告诉记者,造成包装业“小老树”现象主要有4个原因:一是设备投资成本高,例如,一套5层共挤设备,动辄售价五六百万元;二是研发投入少,大部分企业仍处于简单制造;三是科技含量低,大部分产品均为中低端,利润逐年降低;四是要素保障难,作为乡镇一级政府,很难给企业发展争取到更多工业用地指标。

  <strong>49只主动权益基金</strong><strong>发出“限购令”</strong>

林以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