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年轻化 254名首都文博职业技能选手同台竞技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6 22:35:07

  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徐婧)京博匠师——2024年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16日举办。254名首都文博职业技能选手同台竞技,在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油作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书画文物修复师、考古发掘工六个赛项开展比拼。

  本次竞赛以“匠心育英才 筑梦新时代”为主题,正式纳入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隶属文博领域职业技能赛道,是首都文博行业目前规格最高、参与范围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职业技能竞赛。六个赛项涵盖文物保护、博物馆、考古三大文博专业领域,分设文物修复师和考古勘探工两个专项竞赛赛事组。来自全市45个文博单位及个人,以文物修复师为主体的254名首都文博职业技能选手报名参加。

  竞赛对标全国文物技能大赛各项标准,确保科学性、规范性和公平性。项目安排方面,在2022年国赛北京选拔赛项目基础上,增加油作文物修复和纸质书画文物修复;评价标准方面,文物修复师均设置30分钟理论知识考核和6小时技能操作考核,针对工序耗时长的书画修复和油作修复,提前录制全工序修复视频及部分修复作品,采用视频资料加现场部分文物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据介绍,2024年北京地区文物职业技能参赛选手呈年轻化趋势。选手平均年龄不到38岁,最大的59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最大的项目是木作文物修复师,为42.23岁;平均年龄最小的项目是纸质书画文物修复师,为28.74岁。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文物职业技能人才待遇、地位提高,工作环境改善,更多年轻人有兴趣、有热情从事文物技能工作。

  参赛选手在6.5小时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中全情投入,长时间高强度集中注意力,不仅是对技艺水平的考验,也是对意志品格的挑战。经角逐,共有18名参赛选手获得优秀个人奖,6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本次竞赛获国家文物局指导,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联合大学共同主办。竞赛在北京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基地进行,比赛 现场集中展示基地与高校合作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让文博高技能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扩大文物保护成果影响力。(完)

  参加完诗词大会,日子像湖面归复平静,他们如往常一样做窗帘,读诗。廖珮盛说:“我们的生活就是平淡的,平淡又有什么不好呢?”

  同日,也有上市公司在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中表示,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调整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避免跟风炒作,理性决策,审慎投资。当日,相关概念股股价收跌。

  该电子厂主营非标个护产品,主要销往亚洲和欧洲。李明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销售形势开始明显好转,“目前订单多到做不过来,招聘了很多临时工,有些订单还委托给同行加工。”

  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政府在积极进行着下一步的准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数次公开发布中均提到,未来会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还有,针对养老机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等人群集中场所和重点机构,针对老年人、基础病人群等脆弱人群,针对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做好准备,针对农村地区等医疗薄弱环节,针对疫情监测,指导方案和有关措施都在持续明确、推进。

  艾尔霍巴特村地处连接撒哈拉以南沙漠和北非地区的交通要道,历史上深受阿拉伯文化、柏柏尔文化影响。19世纪,这里建起一座可容纳150户人家的长方形土堡,以黏土、茅草和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四周是高达10多米的高墙和哨所,堡内道路纵横,冬暖夏凉,鸡犬之声相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当地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土堡也年久失修。

  本次论坛汇集了中日韩政府官员、地方政府代表及国际组织和智库专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三国在这一领域的经验,重申三国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的决心和作用。

黄正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