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台胞走进千年傣寨曼远村 感受边疆乡村慢生活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02 06:34:54

  中新网西双版纳5月31日电 (时文枝)傣楼、蘑菇屋、芒果林……5月31日,看着眼前的傣寨美景,闻着树上水果散发的清香,走进曼远村的40余位海外台胞放慢脚步,抬起手机记录眼中所见。在赏美景、品美食、观技艺间,海外台胞们沉浸式感受边疆乡村慢生活。

  曼远村在傣语中意为“风景优美的地方”,位于中国西南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被评为中国十 大最美乡村之一。近年来,该村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村寨景色、院落休闲、文化体验、特色美食、民俗活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康养旅居、研学

  记者发现,自然淳朴的曼远村,家家户户整洁干净,傣韵十足。步行在寨子里,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宁静祥和、悠闲舒适的感觉。

  走进曼远村,家家户户门口支起各具特色的小摊位,泰式咖啡奶茶、热带水果、烧烤小吃、傣族非遗传统手工艺陶器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海外台胞们驻足观看购买。

  “没想到边境乡村也卖泰式奶茶,且奶味比台湾奶茶更浓,另有一番滋味。”对于第一次到云南的台湾青年陈金震而言,西双版纳不仅是旅游城市,更是体验民族人文特色的首选地。

  依托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慢轮制陶、竹编等村内10余项“非遗”,曼远村建有多个造纸、织锦等非遗体验馆。现场体验手工鲜花造纸技艺后,缅甸留台同学总会理事蒋庆鸿称,与大理的风花雪月相比,曼远村的慢生活更接地气,这里的文化、美食、美景无不让人留恋,是个适合养老、旅居的地方。

  “走进寨子,随处可见的菠萝蜜、椰子等热带水果令大家倍感亲切。”中华两岸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刘际康称,对于生活在都市的台湾青年,乡村体验尤为重要。希望今后能携手更多台湾青年走进边境幸福村,体验不同的乡村生活、民族文化。“通过不同的尝试、不断地突破,为两岸青年交流增添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这40余位海外台胞是参加第2届“彩云之约”海外台胞云南行的嘉宾。为期5天的活动中,海外台胞将走进云南多地,感受云南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成果,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完)

  半夏是一味中药的名字,生半夏有毒,只有熟了之后才能入药。女商人许半夏在上世纪90年代“野蛮生长”,她丝毫不掩饰野心、敢想敢干,牢牢抓住时代机遇,在钢铁行业中摸爬滚打,一步步成为钢铁厂的厂长。

  当天,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十七届(2023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北京举办。高培勇在论坛上表示,宏观经济政策运行可能带来各个方面的成本,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安全。就财政政策而言就是财政安全,就货币政策而言就是金融安全,所以底线思维非常重要,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政策目标的实现。

  “比如用工单位需要我们帮他们发放福利,我们就给员工发放福利。关于马先生的名字,我去问过用人单位,对方说马先生不是他们的员工,后来让用工单位进行了修正。”上述负责人说。

  (二)医疗救治。包括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发热门诊扩容和简化流程、重症床位扩容改造、医联体及城乡医院对口帮扶4个操作指南。根据患基础疾病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分类分级提供不同健康服务。实施发热门诊扩容和简化流程,确保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优化发热门诊设置布局和就诊流程,方便发热患者就医。加强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重症医疗资源储备和定点医院医疗资源准备。建立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提升农村地区的重症救治能力。

  《风吹半夏》的跨度从1991年到2002年,讲述的又是稍显冷门的钢铁题材,如何让年轻演员们找到那个年代的状态,让观众有代入感并跟这个故事共情?这对创作团队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此前,南非政府宣布加快南非电力系统改革进度,并积极引入新能源发电方式。对此,曼塔谢称,南非的重点应该放在更好地管理南非国家电力公司的发电厂上。

姜盈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