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唐卡小镇“新故相推”:“Z世代”学徒对话艺术大师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14 00:36:24

  中新社兰州2月25日电 题:甘南藏族唐卡小镇“新故相推”:“Z世代” 学徒对话艺术大

  作者 闫姣 九美旦增

  与外界庆祝节日的热闹“余温”不同,25日,“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比邻的唐卡小镇,一间画室内悄然无声,唐卡师旦正嘉盘腿席地而坐,蘸取染料、勾线、上色,埋头完成近整面墙高的巨幅唐卡。大大小小已完成的唐卡和各色颜料,填充了这所略大于教室的空旷房间。

  唐卡小镇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集聚以拉卜楞唐卡为代表的甘南藏族唐卡,入驻数十家企业及画室。甘南唐卡被誉藏族“百科全书”,具有鲜明民族特点、浓郁宗教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其传承史与拉卜楞寺密不可分,吸引众多学徒慕名而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0后”贡保才旦在学校时与唐卡“一眼万年”,之后便来到唐卡小镇拜师学画,每日坚持绘画10多个小时,目前已创作8幅成品,包括创意制作的旅游产品“唐卡微世界”,用他的话说,“沉迷其中,不觉得累,睡觉做梦都在画画。”年轻的他的新年愿望,便是一生择一事,让更多人看到唐卡的魅力。

  日渐增多的年轻面孔令唐卡小镇焕发青春活力,而多位唐卡界艺术大师,正是不断“引流”青年力量的密码所在。年轻画师与资深画师相互交流,彼此推动传统与创新的日新月异。

  “80后”兰索巴嘉措是其中一位。他先后在西藏、甘肃、青海等地,拜师于多位唐卡大师,作品被寺庙、活佛、高僧和海内外喜爱唐卡人士收藏,已收有30余名学徒。而在他看来,唐卡艺术精妙绝伦,创作作品虽已多得数不清,但仍觉内容深奥,“一辈子也学不完”。

  一幅唐卡制作需起稿、涂底色、勾线、晕染等多道工序,要耗费画师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时间,且绘画过程要极具细致。“细节处甚至需要拿着放大镜看,所以每位唐卡画师都必备一双‘鹰的眼睛’。”兰索巴嘉措说。

  距离唐卡小镇数十米远的精品唐卡展厅,摆满了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与父亲二人的作品。交巴加布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讲述,国际游人对唐卡尤其感兴趣,他们参观完拉卜楞寺,通常会询问打听,一路寻至展厅继续欣赏唐卡。有时,他还会现场演绎画唐卡,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交巴加布绘画唐卡已40余载,作品被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台湾等地的多位爱好者收藏。他讲述唐卡变迁时说,起初唐卡只在藏族地区流通,后来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乃至国际人士的喜爱,使用场景也不再限于佛教,成为人们传递感情的物件。

  刚刚过去的春节是交巴加布最忙的时候,很多私人订制唐卡需要在这期间交付。然而不管多忙,他绘画唐卡时都保持内心平静与纯净,只有这样才能“人画合一”,绘制出有“灵气”的唐卡。

  “唐卡小镇是唐卡艺术的展示与体验基地、传承与培训基地、创作与销售基地。”在交巴加布看来,它搭建起各位唐卡画师交流沟通、互学互鉴的平台,扮演起年轻画师的“引路人”角色,促进他们绘画艺术的提升。而“唐卡聚会”也扩大了唐卡艺术的传播,增加了画师们的收益,“有了经济保障,更多年轻人主动加入唐卡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宁波1月25日电(记者 林波)爬墙兔、鱼灯、海螺花、贝壳风铃……近日,走进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渔港古城,扑面而来的是春节的热闹气息。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在2023年“欢乐春节——丝绸之路上的友谊大篷车”活动开幕式上祝贺中国农历新年。她代表塞政府和人民祝愿中国人民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祝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希望新一年塞中“钢铁友谊”不断加强。

  三门峡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盆、罐、尖底瓶、鼎较为典型,除了花瓣纹,旋纹、鱼纹、人面纹、网格纹、几何纹等也是常见装饰纹样。

  纽交所援引其“明显错误”的执行规则取消了周二早盘的部分交易。该规则涵盖了“任何条款存在明显错误的情况下执行的订单,如价格、股数及其他交易单位,或证券标识”。该交易所还在评估将一些交易标记为“异常”交易,这些交易的价格将于计算当天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之中排除。

  那结婚时,彩礼究竟有没有必要?

  “今年春节期间,急诊科主要还是患有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的老人前来就诊。”曹婷婷介绍,作为急症高发期,春节期间容不得有一丝松懈,医护人员必须随时严阵以待,做好面对凶险病症的准备。

赖怡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