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绒+T台 黄河源头时装秀演绎十四载“沪果情”

来源: 新京报
2024-07-01 03:50:20

  中新网西宁6月29日电 题:牦牛绒+T台 黄河源头时装秀演绎十四载“沪果情”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以天地为幕,以雪山湖泊为景,以天然草地为T台,用青稞秆制作秀场的草垛矮凳,身着特色牦牛绒服饰走秀……

  28日,黄河之源·果洛牦牛绒 时装秀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约4200米的冬格措纳湖

  模特尕旦桑姆今年25岁,是土生土长的藏族姑娘,从小有着模特梦。“今天能在家乡演绎果洛的原色之美,真是意想不到。”尕旦桑姆说,“穿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牦牛绒服饰,所承载的不仅是牧民的幸福,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这场位于“千山围成的湖”冬格措那湖的时装秀,还要从上海市和青海省果洛州的结缘说起。

  今年是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援青干部在果洛接续奋斗的第14年。上海援青干部在调研中发现,果洛牛羊绒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人富集,且有着浓厚的编织技艺氛围。如果能把牦牛绒产品开发出来,当地牧民将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牦牛绒产业链,将果洛州与上海等发达地区紧密连接在一起,会反哺和赋能果洛的发展。

  2023年10月,在上海援青干部的对接下,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果洛牦牛数量众多,但长期以来牦牛绒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现实后,公司负责人郭秀玲带领团队首次深入果洛。

  在郭秀玲看来,如果通过技术改良和培训,牦牛绒被当地牧民按高标准细心筛选,再经过加工,将成为引领时尚的艺术品,牦牛绒的附加值将大大提升。

  2024年5月,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和玛沁县的牦牛绒工匠,分批被选派到上海参观学习,从组装、穿经、绕线再到氆氇纺织机器开始,开启牦牛绒创新之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6月28日,冬格措那湖畔的牦牛绒时装秀终于揭开大幕。

  为了让更多果洛产品走进上海等地市场,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发改委副主任周伟介绍,2022年7月,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团队入青的第一时间,援青干部联络组就决定,开展为期3年的“赓续援青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实践活动,安排五个方面、十项举措,保证各项援建工作如火如荼开展。

  2023年6月,“聚优品·惠万家”上海援青“五五购物节”沪果优品系列活动首次进入上海“五五购物节”。活动中,首发《上海援青“沪果优品”流通销售标准指南》,首发上海援青“沪果优品”品牌集合等。

  2024年6月,上海援青消费帮扶系列活动暨2024沪果优品推荐会再次亮相上海“五五购物节”。上海消费帮扶联盟针对果洛企业主体,从培育市场化理念、提升商品化和供应链水平、改善包装设计,到辅导品牌策略、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全流程做好果洛商品市场化的辅导。

  另外,今年5月18日,被誉为“主板零食第一股”的来伊份成功落户青海省果洛州。

  上海援青干部,玛沁县委副书记、副县长黄捷介绍,这个项目是上海对口援青的一次尝试,通过引入上海成熟的龙头企业,以村集体加盟的方式,构建“企业+村集体+脱贫户”的模式,从而增加民众收入,实现联农带农初衷。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位于玛多县。上海援青干部,玛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启洋介绍,2023年,玛多县完成了全县旅游规划方案编制,探索开展玛多全域生态体验工作,“希望三年援青,能把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打好,当地农牧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展指日可待”。

  2024年6月7日至10日,借助青海省前往上海开展专题文旅推介的时机,在上海地铁2号线、10号线、南京东路地铁站、陆家嘴地铁站等相关空间,开展了果洛、玛多文旅宣传推介。

  6月19日,2024年首驾上海援青旅游包机抵达果洛,60多名游客来到高原,体验不一样的风情。(完)

  <strong>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雄村党支部书记 蓝志平:</strong>养鸡一天要用七八吨水,一吨也就是一车,7吨500块。

  中时电子报5日称,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1927年8月出生在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5岁起随信佛的外祖母茹素,12岁在栖霞山寺礼志开上人披剃出家,法名悟彻,号今觉,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剃度后,即进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1949年初迁居台湾。1967年,他变卖高雄佛教文化服务处房屋,购得高雄县一些坡地作为建寺用地,于当年5月16日动土,定名佛光山。1972年,他制定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组织章程,自此佛光山成为有制度、有组织的现代教团。

  美国警察制度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其金钱属性。洪源提醒说,美国警局的运作资金并不完全由国家拨款,也要依靠所在地区甚至是社区的预算,这些预算由当地富人、中产阶级的交税情况来决定,所以交税多的富人区能够享受更好的警务服务,而低收入社区的治安情况混乱,警务服务不足甚至是暴力执法问题就更严重。这反映了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矛盾,即经济不平等导致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甚至生命安全的不平等。

  本报记者 彭训文

  上了岛,进了村,王晓樱发现:以前渔民用木板和油毛毡搭建的窝棚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曾经村民只能接雨水洗澡、用咸井水煮饭,如今有了可以24小时供电的电厂、新建了海水淡化厂;向海望去,“三沙一号”和“三沙二号”大型补给船穿梭在海南岛和西沙,三沙告别了过去的物质紧缺与交通不便的日子。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武汉2月6日电(梁婷 曹巧红)“钟鸣楚天元宵夜”沉浸式灯会游园活动,5日晚在湖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民众携亲伴友,体验传统年俗。

邱健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