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连云港聚焦医药产业发展 打造千亿级“中华药港”

来源: 学习网
2024-06-28 13:29:33

  中新网连云港6月27日电(谷华)“我们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制药技术至智能制药技术的转型升级,现在中药制作生产不再是人工熬制,而是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的智能制造。”26日,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缘药业”)副总经理鲜飞鹏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 访团介绍企业的医药创新发展情况。

  连云港医药产业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于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该市集聚了恒瑞医药、康缘药业、豪森药业、正大天晴等医药企业80余家。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产业实现产值633.2亿元。

  康缘药业是一家致力于现代中药研发、生产、销售的大型中药企业。走进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满绿植的空中花园,花园中的绿植都是中草药,药香扑鼻而来。透过花园一侧玻璃窗望去,只见数十个十几米高的罐体分布在上千平方米的车间内,车间内却看不到一个工人。

  “这个车间内生产的是热毒宁注射液,原料处理、过滤、沉淀、分离等一系列工序都实现了智能化,技术人员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即可完成所有工序。”康缘药业品牌部经理刘伟介绍,很多人在家里熬制中药,加多少水、熬多长时间都要靠经验来操作,在这里则是靠智能化设备实现精准控制。

  如今,康缘药业在智能化设备的辅助下,中药生产从手工操作转变为自动化生产,不仅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中药的精确处理和提取,还实现了从药材的来源到药品的生产、运输每一个环节的可溯源和数据化管理。

  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在中国医药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连云港医药产业形成了基础设施、产业工人、技术经验等多项产业资源优势,建立了国内领先、接轨国际的创新研发体系。截至目前,该市获批1类新药22个,占全省41.5%、占全国11.9%。

  “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10%以上的经费用于研发与技术创新,建设中成药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鲜飞鹏说,康缘药业打造了热毒宁注射液、金振口服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桂枝茯苓胶囊、杏贝止咳颗粒等一大批核心产品。

  连云港市工信局消费品工业处处长张东梅介绍,2023年,该市编制印发《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入开展链主引培、产业链上下游带动、创新能级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提升等八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医药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集聚医药企业超200家。(完)

  今年以来,经济各领域展现出了振奋人心的复苏气象。1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高于上月3.1、12.8和1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重点指标重回扩张区间,反映出开年以来我国生产制造、社会物流、消费市场等持续升温回暖,映照出中国经济供需两旺、稳步开局、稳中有“进”、“满血复活”的好势头。

  <strong>优化营商环境,要充分尊重企业主体地位</strong>。营商环境看似无形,却能给企业带来最深的感触。营商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是否愿意在当地投资兴业。优化营商环境,实际目的就是要聚企业聚人心,调动企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核心就是要用心用情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落实好“最多跑一次”“一站通办”等改革措施,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干实事。另一方面,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上门为企业当好“服务员”,近距离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精准化提供政策、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把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活血等政策红利真正落到企业身上,帮助企业实打实地解决困难,为企业成长精心“浇水施肥”。

  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陈文明认为,新冠防控带来的业绩增长具有偶发性,未来业绩的高增长存在不可持续性的风险。

  新型电池技术也将在2023年加速渗透,记者从晶科能源获悉,2022年公司N型TOPCon组件出货超过10GW,现已投产N型产能35GW,并实现了N型组件与P型组件一体化成本持平,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达25.1%。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2日电(记者 潘旭临) 中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系统1日在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能源)举行产品下线仪式。

  在出站口,执勤民警正严阵以待。“如果同时段到达的两趟车下车旅客较多,很容易在地下通道、出站口造成短时间的拥堵、挤压,如果发生摔倒、挤压,非常危险。”副所长林永强介绍。

孙琳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