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产力低碳“向绿” 第十五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对话举办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9 04:49:09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陈溯)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如何科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如何推动生产力低碳“向绿”?27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五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题对话在京举行,以“碳路绿色生产力”为主题,围绕气候风云老友记、能源革命启示录、美好生活可循环三个章节,邀请各界嘉宾进行探讨。

  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致辞中谈到,一个活动能够连续开展15年,受到社会的关注,并且每年都有新内容,内涵越来越深刻,影响非常大。今年,是他第13次出席活动。实现“双碳”目标,实现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真正还要靠青年,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是保护地球的最主要的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回顾自1988年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磋商,至今36年。他看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三十多年来的变化:全球温度上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高,国际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从忧虑到危机,减碳模式从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中国角色从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到引领者演变。“国际气候谈判的很多成果都是熬出来的,国际上的事儿要多沟通多交流,摆事实讲道理,讲大局讲长远,才能合作共赢。”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在“碳路绿色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中国既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又要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还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把应对气候变化从挑战变成发展的动力,实现国家利益和人类利益的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表示,零碳 不是挑战,零碳也可以成为社会福祉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要适应社会所需,走绿色生产道路。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这场能源革命中,传统能源如何“向新而变”?新能源如何“向绿而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成效显著。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大地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低碳转型必须加快推进。低碳不是牺牲合理的能源消费,而是更绿色高效安全。绿色低碳能源系统具备多项优势,包括大幅度提高资源保障,整体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使全社会能源成本明显下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等等。我国还要进一步提高风光装机年增数量,电力系统需要体制性改革和系统性技术改造,来适应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要求。

  “当前新能源实际运行中提供的可靠容量不超过5%,目前难以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世宇表示,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中心环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通过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和煤电转型等方式,实现化石能源“减法”和可再生能源“加法”的协同。

  当下,推动低碳生活和循环经济,既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也有助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低碳生活已经成为风尚。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贾峰把“勤俭持家”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放在“双碳”目标下进行了新解读,探讨了消费者如何在衣食住行等领域践行低碳生活,以减少个人碳足迹。“目前中国居民消费领域碳足迹占比已经过半,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仅靠生产侧减碳还不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消费模式,让绿色低碳生活落到实处”。

  基于企业在法规履行、战略规划、ESG建设、绿色价值链、环保公益等方面的表现,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度低碳案例”。

  15年来,“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系列活动通过对话、影像展、融媒体传播等方式,吸引了上亿人关注,成为传递中国绿色低碳进程的重要窗口和建言献策的思想平台。(完)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王宾)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日指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监控侦察国家。美方应当立即停止在中国周边的抵近侦察活动。

  “盆栽果树能精准控制果树大小,原本一亩地只能栽植90棵樱桃果树,而盆栽樱桃可以达到330盆,我们一个大棚2亩地就可以栽植660盆,我们还利用有机肥,调节土壤,增强果树根系作用,提高产量。单棵2年生的樱桃树产量在5—8斤左右,按目前的上市时间一斤150元,一个大棚就是30万的产值。”马环邦告诉记者,盆栽果树还能根据市场行情,调节栽植品种,降低种植风险。

  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必须切实加大反腐败力度,坚决斩断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交织链条,深入落实加强监督体系建设要求,统筹各类监督力量,强化党内监督与业务监督融合,坚决铲除国资央企腐败滋生土壤。

  会议指出,2022年是中国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政策实施迈向更高水平的一年。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取得成效,全国依法办结各类垄断案件187件,罚没金额7.84亿元人民币;审结经营者集中案794件,附条件批准5件;反垄断法完成颁布15年来首次修改,提振了市场主体发展预期和信心,激发市场主体竞争活力和创新动力,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去年底以来,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乙类乙管”的政策要求,制订了学校疫情防控的总体方案,颁布了学校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并发布了校园疫情应对的多项预案,统筹细化各项措施,细化各项要求,为今年春季开学做好政策准备。

林志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