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化糖产业布局 推进产业链转型升级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0 06:20:31

  中新网南宁6月19日电(韦佳秀)广西壮族自治区官方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广西通过优化糖产业布局,拓展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派生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效益,推进产业链转型升级。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文纲在会上介绍,刚刚收榨的2023/2024年榨季,广西食糖产量约618万吨,连续20个榨季占全国的60%左右。

  为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广西划定糖料蔗生产保护区1159万亩,并开展糖料蔗生产保护区“桉退蔗进”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桉树等非蔗作物面 积104.43万亩,在此基础上完成糖料蔗种植面积92.45万亩。预计2024年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130万亩以上。

  同时,广西采取多项措施促进蔗农增收、糖企增效。一是积极推动糖企参与糖料蔗基地建设,通过流转、托管等形式将蔗农零散土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管理。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加强多方利益联结,培育壮大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持续深化糖料蔗订单农业改革,不断优化糖料蔗收购“首付价+糖价”联动机制,通过二次结算方式提高蔗农收益,让蔗农分享糖价上涨红利。

  在加快糖料蔗生产现代化方面,2023年,广西对脱毒种苗和健康种苗新植蔗实行差异化补贴,完成脱毒健康种苗新植面积约353万亩。对接收联合机收蔗的糖企按机收量与入榨量占比给予差异化补贴,试点推广糖料蔗“田间砍运—集中切割除杂—进厂压榨”的分步式机收作业模式。

  李文纲称,截至目前,广西拥有甘蔗联合收获机3077台,糖料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84%。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广西也取得一定成果。当前,广西近半糖厂装备自动包装码垛、自动卸蔗平台,自动分蜜机等得到普遍应用;蔗渣、糖蜜、滤泥利用率100%,液体糖、药用糖、功能糖等深加工产品超20个,环保餐具、酵母、生物肥等综合利用产品超30个。

  会议透露,广西不断加强糖业科技创新,鼓励糖企通过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蔗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如中粮糖业正在建设的药用糖项目将填补国内蔗糖行业空白。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马义生介绍,广西正加快推动制糖产业链向下游延伸,重点发展食糖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协调推进一批糖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蔗渣环保餐具生产与出口基地。目前,蔗渣已实现100%利用,蔗渣浆进一步延伸用于造纸、餐具,环保餐具去年产量达15万吨。

  下一步,广西将以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糖产业精深加工。引导制糖企业开展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持续推进糖蜜、蔗渣、滤泥等副产品高值化循环综合利用,推动开发甘蔗植物水、甘蔗饮料、朗姆酒等多样性产品,拓展制糖主要产品至精制糖、功能糖、药用糖等精深加工产品,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完)

  经查,吴学文身为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不珍惜组织的教育培养和提醒,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的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和宴请,套取费用搞不正当利益输送;破坏组织原则,违规选拔任用干部,政绩观扭曲,规则意识淡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特定关系人大肆谋取利益,通过金融产品投资和其他交易形式掩盖权钱交易实质,收受巨额财物;突破道德底线,长期与他人保持不正当性关系,是“两面人”和隐性腐败的典型。

  稳健房企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优势。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建成开通5G基站228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5亿户家庭的能力。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日趋凸显。

  国家统计局2022年12月31日公布的去年1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0%,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有所回落。2022年12月份服务业PMI指数39.4%,较前月继续下降5.7个百分点。

  周茂华表示,ETF纳入互联互通后,进一步推动了内地资本市场制度与国际通行成熟制度接轨,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便利境外资本参与国内资本市场。境内外投资者通过ETF参与两地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使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融入全球市场,也为境内外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活水”。

  他还表示,RCEP生效以来,一些成员国在互联互通建设上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如中老铁路通车使老挝及周边国家产品销往中国更为便利,给当地人民带来切实利益。“在实体基础设施和数字互联互通的共同推动下,区域贸易和产业链整合将更上层楼。”

沈皓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