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接收活动举行 将展开多项科学研究

来源: 格隆汇
2024-06-29 14:45:42

  2024年6月28日,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接收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中国科学院将国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给国家天文台,并向国家天文台颁发 了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责任状。

  据介绍,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实现了人类探索月球的一大壮举,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既是国家赋予中国科学院的荣誉和信任,也是责任和重托。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重要科技力量。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任务,中国科学院负责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方案的论证,承担了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甚长基线干涉(VLBI)测轨分系统和多项关键配套产品的研制任务,并牵头组织科学研究工作。

  新闻多看点

  据了解,在科学研究方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提供宝贵数据。因此,选择在背面着陆采样,能够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动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体现出嫦娥六号任务的多重意义。

  从月球背面,尤其是我们选择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样品,在矿物化学成分上可能与正面样品有非常大的差别,不久就会见分晓。研究这些样品有助于揭示月球背面特有的地质构造和物质成分的差异,更全面地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就是说,以往采集的样品,我们只认识到半个月球。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巨大的撞击盆地里,它受到早期撞击事件的抛射,很可能可以挖掘到深部物质,深部物质是非常珍贵的,也是很难有机会获得的,这为我们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成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南极-艾特肯盆地是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可以为早期的撞击历史,甚至地球的早期撞击过程研究提供机会,有助于了解太阳系早期的演化历史和判断历史,推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

  陈茂波在网志中表示,香港和内地全面“通关”后,可以预期各种公务、商务、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也会加快恢复,跨境人员及货运往返可望稳步增加,料将带动香港出口、运输物流、旅游、零售及餐饮业,并为香港整体经济带来更正面、更乐观的气氛和展望。但最近的经济数据提示我们仍要保持警惕、谨慎而为。

  此前,据广西官方通报,2023年春节期间,广西各大热门景区迎来游客暴涨,其中,南宁全市在1月21日至27日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539.94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01.67%;实现旅游消费27.65亿元,同比增长103.57%。(完)

  “两岸同胞拜大年”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热烈,两岸各界人士以视频方式向同胞拜年、穿越海峡传递祝福,讲述期盼恢复交流、共享团圆的心愿;在大陆有关方面和台湾多方人士的积极努力下,中断三年之久的“小三通”在春节假期以专案形式恢复通航,喜悦之情展露在台胞面容之上。

  陈勤建认为,崇拜“圆”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深刻认同,“圆的东西带有生殖意味,给予‘兴旺发达’,或者说生命的延续。实际上我们是在无意识地继承远古对子嗣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崇敬,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传承。”

  新华社记者赵晖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5/85/12265910992698834581.jpg" alt="" />

林士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