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如何让创新药更好地造福罕见病患者?专家、学者这样说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1 19:39:14

  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让科学治疗离患者更近一些、让患者的负担更轻一些,成为医生和患者组织等不断努力的方向。

  PNH是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韩冰教授29日在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罕见病:超级罕见、危害很大。韩冰说,虽然患病人数不多,但是,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贫血、血栓,肾功能损害;有些病人甚至出现脏器衰竭,死亡率在5年达到30%左右,10年生存期明显低于正常人。

  “PNH患者的发病年龄多为20到40岁的青壮年。”韩冰说,这些人正在求职、结婚、生子等人生节点上,疾病引发贫血、血尿、身体乏力、丧失劳动能力,使他们失去正常的生活的权利。PNH患者血栓风险是正常人的50倍,发生急性肾衰的风险也是正常人的10倍以上,有一些患者会有平滑肌功能障碍的问题,

  据悉,目前,依库珠单抗已在华上市,并被纳入医保。韩冰告诉记者,其所在医院血液内科已与罕见病科联合,在医院内开始治疗。不过,若让更多PNH患者因依库珠单抗获益,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运输问题、异地医保报销问题等。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才能让患者更便捷地用药。

  来自新疆喀什的小杰(化名)在2021年底被确诊罹患PNH。她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纳入医保之前,她买1瓶药的价格是2万元,其一年治病的开销是近50万元;依库珠单抗被纳入医保后,1瓶药她只需自付2518元。这大大减轻了小杰的经济负担。

  谈及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PNH病友之家发起人佳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PNH主要患病人群为青壮年,长期患病,身体虚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求学、就业的机会,所以他们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都非常严重。韩冰教授指出,罕见病药物被纳入医保非常重要,其所在医院成立罕见病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探索。她指出,这大大提升了药物可及性。不过她希望,未来医保报销可以实现双通道(医院和药房),而非仅仅是从医院开出的药可以进入医保。

  多年从事罕见病治疗的韩冰教授坦言,在中国,专职罕见病医生很少,大多数医生是在常见病诊疗的同时开展罕见病的治疗。2018年和2023年国家两次公布的《罕见病目录》,共收录了超过200种罕见病。“但是,诊疗罕见病,医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专’。”韩冰直言,整个罕见病医疗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临床需求缺口,从医生角度是这样;在护理、检验等领域亦如此。

  在线接受采访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昊教授直言,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罕见病用药被纳入了医保,但实际上还有待解决的难点。小杰告诉记者,目前其所在城市购药还存在一些困难。她需要韩冰教授帮忙联系购药,再通过冷链物流运到新疆喀什,一次购药需要约一周时间。

  如何弥合罕见病患者药物可及的“最后一公里”,陈昊教授坦言,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其用药规模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张。罕见病用药的配备必须依据医院具体的诊疗能力、诊疗范围和诊疗水平诸多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要求普遍全部配备,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在这位专家看来,承担罕见病诊疗的地区诊疗中心可以依据流行病学的发病情况和患者的综合情况,去配备相关药物;在配备方案上,可以利用大数据,智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去优化罕见病用药的配备主体。

  关于罕见病药物费用问题,陈昊教授认为,探索建立多元共付共同分担的机制去缓解患者用药负担,才能让更多患者因创新药治疗获益。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教授接受采访时认为,对于境外创新药, 政府部门应鼓励药物进口,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的通道;应该鼓励中国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与相关国内外药企合作,加速引进药物。对于无法引进的药物,比如:不在专利期、保护期的,可以鼓励国内仿制。孙洁希望提升惠民保的可持续性以及它对罕见病的保障效能,并期待有更多的罕见病患者通过惠民保分散风险。

  福建省庄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新型重组竹户外景观用材为主的科技型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助理詹丽君告诉记者,他们的主打产品是户外竹地板。与传统的木地板、塑料地板相比,竹地板更耐用,户外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5年至20年。“将来我们要替代塑料、木质家具装饰材料,如墙板、格栅、家具等。”詹丽君说,2021年公司投入1.2亿元,建设新型户外景观材料生产项目,与浙江农林大学共同开发了可通过5G网络远程操作的智能化热解窑生产线,自主研发了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自动化浸胶生产线、自动化刨砂生产线等,产能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年产户外地板、户外异形产品约120万平方米。

  其实将其称作博物馆是不准确的。它真正的名称是“贾科梅蒂学院”。爱好者们可以来这里参观,看大师的真迹,研究者们则可以在这里进行学术研究。

  引优质、带薄弱,开展集团化办学

  2022年入冬以来,新德里空气质量开始急剧下降。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3日新德里的空气质量指数就已超过400,达到印度空气污染评判标准的“严重”级别。此后两个多月内,新德里空气质量指数始终保持在300至400左右,最严重时超过600。印度媒体报道说,严重的空气污染往往持续整个冬季,发生在新德里等城市的空气污染不仅造成大批市民患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每年还引发不少死亡案例。

  经过探索、实践,团队也总结出了一套长期化、规范化的“469”管理工作模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厕所革命”经验样板。

  科技支撑有力,蔬菜稳产才有底气。“我们这块地里种的就是去年9月从渝西蔬菜研发中心引进的儿菜新品种。”李华带着记者实地看了当地的新品种蔬菜。从外观上看,这款儿菜与平常看到的儿菜并无明显差异。“你可别小看了它,抗病强、耐高温、品质好,每亩地的产量比过去高出25%,而且口感清爽,很受市场欢迎。”李华说。

林雅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