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将举行 共赴申遗成功十年之约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7 09:40:07

  中新网杭州6月15日电(张煜欢)申遗十载水脉悠悠,传承千年焕发新生。6月17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以下简称“2024京杭对话”)开幕式将在杭州举办。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国内外政产学研嘉宾汇聚一堂,叙申遗故事、话运河新篇,畅想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未来,同赴十年之约。

  中国大运河蜿蜒3200公里,贯穿南北、连通古今。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大运河南北两城市交流合作,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成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合作共识,2019年,首届京杭对话以“文化与科技推动大运河复兴”为主题在杭州举办,拉开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双城记”的序幕。

  今年已是京杭对话活动举办的第五届。2024京杭对话以“十年精彩蝶变 运河流向未来”为主题,以“双城对话”为纽带,将进一步凸显京杭双城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持续擦亮大运河这张“世界文化金名片”。

  作为2024京杭对话重头戏之一,千年运河千里行“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活动已于6月13日在北京市通州北运河畔启动。

  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沿大运河南下游历中国,推动东西方交流,现如今大运河依然是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千年运河千里行“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活动邀请意大利等国达人参与活动,“新马可·波罗”们沿着大运河南下,在扬州走访马可·波罗纪念馆、扬州非遗珍宝馆;在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下打卡,在小河直街体验宋式簪花等,共同感受大运河的时代新风貌。

  “新马可·波罗游记”微纪录片也将在开幕式上发布。

  开幕式当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展也将举行,展览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将集中展示运河沿线珍贵文博藏品与新时代运河生活,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多样性与厚重性。

  此次2024京杭对话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宣传暨第四届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大运河(浙江段)申遗十周年主题展览、第三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等16项运河特色主题活动将陆续开展,持续焕发运河遗产的时代魅力。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共同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拱墅区人民政府、 临平区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国新闻周刊、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完)

  “现在像这样的桌腿,一天能做几十根呢。”吐伊洪·吐尔地骄傲地说。除了桌腿,记者还在吐伊洪·吐尔地的手工作坊里看到,里面摆满了装饰栏杆、馕针、木盆、木勺、摇床、菜板等各种精美的木制品。“最近订单特别多,每天都闲不下来。”近日,吐伊洪·吐尔地在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12月底,公司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和推动公司长远发展,接到股东深圳华涵的通知,在2022年12月31日前,拟向公司进行现金捐赠,金额为不低于3000万元整(含),具体金额以实际到账为准。公司无需支付对价,亦不附有任何义务。

  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1315万户。截至2022年末,全国涉税市场主体总量达8407万户,较2021年末增长6.9%。

  记者了解到,为扶持当地能工巧匠做强做大,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2021年,阿热买里村还动工建设了“匠人街”。为帮助吐伊洪·吐尔地发展壮大手工木制品产业,阿热买里村免费为吐伊洪·吐尔地在“匠人街”提供了一间店铺用于产品展示和销售。

  该项许可已实现全程网办无纸化办理,支持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网上填报、电子证照调取、电子印章、文书在线下载,审批进度全程短信实时告知,审批结果在线获取,广告样件可扫描二维码核看。

  HEPS储存环为超低发射度电子环形加速器,用于电子第三级加速,同时产生同步辐射光,电子束流能量为6千兆电子伏,水平自然发射度优于60皮米弧度,束流周长约1360.4米,是中国第一大加速器和世界上第三大光源加速器,环内面积约合20多个足球场。

杨俊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