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夏季达沃斯|新技术 新产业 新动能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8 10:51:49

  在此次论坛上,像这样的新技术发展及应用备受关注。与会人士指出,这些面向智能化、绿色化的新技术,有望在未来达到可观的应用规模,带来新的产业革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走进夏季达沃斯会场,“绿色科技”的踪迹随处可见。记者了解到,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采取“绿证”交易的方式实现100%“绿电”供应,空调系统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通过海水进行制冷换热。

  “此次论坛100%的绿电是中国华能独家提供的。”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枢刚说。在论坛上,温枢刚还介绍了华能集团的CCUS技术(先进低能耗发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与精制技术),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中国华能正在从传统能源集团向清洁能源集团转变”。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介绍了未来三至五年影响各国社会和经济的突破性技术,包括驱动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弹性热量材料、能捕获碳的微生物等,涉及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

  技术创新迭代,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也在加快。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表示,当前,创新技术已经深入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以人工智能为例,其应用已在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等产业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人工智能对于未来整个制造业的影响会是颠覆性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刘宗长说,很多过去依赖于人工经验的工作,比如关键设备的调参等,未来都可能逐步利用大模型去实现,让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英矽智能首席科学家任峰介绍,新药研发这一领域长期受制于高失败率、高成本和时间消耗,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缩短了药物研发周期,大大提高了成功率,降低了成本,为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Momenta初速 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曹旭东表示,随着应用数据驱动的算法方式解决自动驾驶的问题,如今,自动驾驶在硬件成本下降和软件性能提升方面都在快速发展,行业渗透率爆发式增长。“当前最一流的自动驾驶跟人类驾驶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但很快会达到并超过人类驾驶水平。预计2030年无人驾驶将迎来规模化应用。”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单位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绿色产业规模也持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风电、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10.5亿千瓦,占全球新能源总装机量的四成。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是驱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表示,智能化具有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有助于发展提质增效、优化资源配置。而绿色化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共识,不仅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还有利于驱动产品技术的创新,从而以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高端化,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记者 汪子旭 武江民 张逸飞)

  高铁隧道桥梁检测专业性极强,工作也十分繁重。很多桥梁、隧道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每次检查,女子特检组的成员们都是手抬肩扛重达近80斤的设备徒步前往。

  湖南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向世聪表示,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疫情汛情旱情叠加影响,湖南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难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福建上杭地名的由来,在《诗经》中就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说法;在讲解三峡时,引用了李白的诗作《上三峡》:“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的节目内容观照的领域更加开放,历史、政策、艺术、疆域、民俗等填充地名故事肌理。不同人物、不同视角的解读,加深了地名之于观众的记忆点,更让其深刻感悟发生在这片土地的时代变革和文化变迁。

  在三门峡,一些被黄河滋养的湿地曾被连片鱼塘“蚕食”。养鱼污染了水质,养鱼人还经常驱逐鸟儿。近年来,当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依法拆除违建鱼塘,还对沿河污染问题进行分类整治,着力恢复湿地生态。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于2020年11月28日胜利返航。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致以热烈祝贺,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问候。习近平希望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继续弘扬科学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strong>国台办:“台独”顽固分子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strong>

吴佩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