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限购会怎样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2 16:46:36

  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发布,部分限购城市政策松动

  放开限购会怎样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本报讯(记者窦菲涛)国务院近日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消息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汽车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放开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限制,将极大促进新能源市场容量的释放,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加速市场竞争和行业的洗牌,同时促进和扩大消费。

  这些限制政策对汽车消费需求释放产生了直接影响。5月26日,随着最新一批新能源指标的释放,北京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升温明显。深蓝汽车京津冀大区经理庞学铭介绍,汽车指标公布后,北京市场的主力门店日均客流较新一批指标释放前环比增加70%左右,销量环比增加65%左右。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车需求,中央、地方持续调整优化相关政策。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鼓励限购地区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随后,国务院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明确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再次提及“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近期以来,一些城市加快步伐,优化放宽 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的限制。日前,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通告》,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放宽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申请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条件限制。针对小客车指标“久摇不中”的个人,最新修订的《广州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法》明确,今年7月1日起,累计摇号次数达72次以上的,可直接申请获得小客车指标。

  “从促进消费的角度看,放开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汽车消费需求有待提振的市场环境下,放开限购是一个合适的时机,特别是因为限购影响汽车保有量的城市,客观上具备产销提升的空间和消费能力,放开限购的压力也不大。

  当地一家钢铁有限公司2023年元月实现了生产经营“开门红”,今年将新建无缝钢管热处理工程,释放产业效能,为从“开门红”到“全年红”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媒体称,阿雷基帕省卡马纳地区5个城镇受到暴雨影响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5日、6日两日已发现40人死亡。此次灾难约影响2000户家庭,多处房屋被冲毁,数十辆车被困。当地居民反映,连日降雨引发泥石流,为躲避灾害,民众只能露宿街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7日电 郑州商品交易所网站7日发布公告称,经研究决定,现将动力煤期货2402合约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交易保证金标准为50%,涨跌停板幅度为10%。按规则规定执行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高于上述标准的,仍按原规定执行。

  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原本‘雷火地’的官兵们也要来,但有紧急任务,给‘妈妈’庆生就由我们代替了。”陈宝宏表示,自1998年首次给“兵妈妈”庆生后,“雷火地”部队官兵们就把孙芬年的生日记在了心里。

  政策刺激结束后的需求透支效应在所难免,今年乘用车消费内需可能承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分析称,“国补”退出后,消费者对于车价更为关注,涨价是柄双刃剑,平衡车型成本的同时势必会让消费者产生观望情绪,车企适时降价也是在试探价格需求底线。但去年底为抢占各种补贴窗口期,部分用户选择提前购车,透支了部分今年的购车需求。

张慧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