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28 18:13:12

  中新网6月27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三部主任毛科俊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代表了产业升级方向,已经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毛科俊指出,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在他看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主阵地、主战场,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以抢占新兴产业发展主导权、掌握未来竞争主动权。

  毛科俊表示,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总体呈现创新能力提升、集群发展提速、融合发展提效的良好态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力量。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等稳居全球第一,在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一定领先优势,打造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毛科俊认为,下一步,要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抓手,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打造更多支柱产业,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二是提升政策支撑和统筹协调力度,强化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科技、环保、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在谋划发展战略、集聚高端要素、优化市场环境、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全产业链攻关、全要素支持、全生态发展。

  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构建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在部分地区率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 新兴产业集群。(“三里河”工作室)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地产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凛冽寒冬。”正如碧桂园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莫斌在新年致辞中所言,各大房企大佬并不讳言过去一年的挑战。

  发展促合力,助市场主体跑出加速度

  美国一名业内人士透露,美国大麻行业不断壮大,近年来游说联邦政府的力度也在加大。美国网站“公开的秘密”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美国一些大麻及制品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花在政治游说上的钱累计达1540多万美元,近3年年均花费是2016年的10倍。业内人士预计,美国大麻市场在2030年将达到650亿美元。

  去年12月26日,大兴分局安定派出所民警在巡逻工作中发现,辖区内一小饭馆外有燃放过的烟花爆竹外壳包装。经排查,在该饭馆内发现烟花爆竹131箱、双响炮99个,均为店主王某从非法渠道购买,欲在春节期间燃放。现涉案烟花爆竹已被收缴,王某因非法储存危险物质被行政拘留。

  在保障其他弱势群体方面,江西省构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将371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常态化动态监测范围。2022年,通过主动发现机制,全省累计新增纳入低保、特困人员18.18万人,实施临时救助18.1万人次;多措并举帮扶城镇困难群众,截至2022年11月底,对全省12.28万城镇困难群众开展摸排和就业帮扶,专项就业帮扶活动共计服务17.89万人次。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1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926,较此前一交易日上调205个基点,再次重返6.8区间。

彭志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