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全球首发7款新能源机车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29 16:26:50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中车28日面向全球首次发布系列化新能源机车。

  当日,中国中车在北京举办“数智绿色牵引 共创低碳未来”轨道交通装备转型升级——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发布会,7款代表车型集中亮相。

  该系列机车有“内燃发动机+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三种动力配置,涵盖1000千瓦到2000千瓦多种功率,可全面满足国内外钢铁冶金、矿产、电力、煤炭、港口等企业铁路运输场景需要。

  新能源机车可实现低碳零碳排放、低噪音、高效率运行,将有效解决老旧内燃机车存在的“油耗大、排放高、噪音大、舒适性差”等问题。

  与传统内燃机车相比,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全面减少。中国中车表示,“内燃发动机+动力电池”机车实现氮氧化物减排45%、碳氢化物减排73%、一氧化碳减排83%。按照污染物排放降低45%计算,1台机车每年可少排放4吨有害物质,减少碳排放374吨,相当于植树34000棵。“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机车实现了零排放。

  在降噪方面,“内燃发动机+动力电池”机车噪音时间减少80%以上,司机室内噪音可降低至70分贝以下,在动力电池工况下,车外辐射噪声低至58分贝。

  系列化新能源机车进行了数智化全面升级。在智能运用方面,搭载高清视频设备和激光雷达,360度采集环境视觉数据,实时监控运用场景状态,通过自动感知、智能决策、智慧运行,保障机车安全稳定运行 。

  此次发布的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可兼容多种制式充电桩,充电功率超过870千瓦,最短充电时间少于40分钟,可实现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40摄氏度的宽温域运行。与传统内燃机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机车能量利用效率提升超过80%。同时,加氢时间仅需要10到15分钟,能有效保证机车作业能力和续航里程。

  据介绍,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定位于老旧内燃机车淘汰更新这一需求。根据国内相关政策要求,自2035年始,老旧铁路内燃机车应当全面退出铁路运输市场。(完)

  自2022年9月底,由队长褚薛慧和15名同事组成的中国第十八期援圭亚那医疗队来到这里后,无论白天或夜晚,无论平时或周末,只要患者有需要,他们都第一时间实施救治。虽然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但援圭短短3个多月,队员们就诊疗救治了大量急危重患者:完成难度极大的气道插管麻醉、急诊救治枪伤危重伤员、完成抢救呼吸窘迫症新生儿……

  中新财经注意到,此前两日(23日、24日),乐山大佛景区也均发布游山门票已达限额的消息。

  这些数字的背后,离不开浙江海港人的坚守。在绵延的海岸线上,还有很多像夏天这样扎根在一线默默深耕的海港人,如同一颗颗齿轮,推动这座超级大港飞速运转,保障中国经济动脉的畅通和活力。(完)

  “急诊科抢救室是急危重症抢救治疗的‘第一关口’,加上病人病情变化迅速、复杂,每一次接诊都可谓是在与时间赛跑,和生命竞速。”入职刚好满10年的曹婷婷,从急诊科的一名“新兵”,成长到如今可以胜任急诊科急、快、准的工作环境,独当一面,心中感慨万千。

  金长勇的连队在山沟里,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是常有的事。那时条件还不好,全连100多人只能共用一个室外水龙头,冬夏洗澡也全靠它。“夏天得穿着裤头,冬天太冷了只能用温水擦一擦,干洗。”金长勇的连队只是众多连队的缩影,“只要是炮连都一样,大家都在山里面,一样的条件。”

  更不为人知的是,在微电影之后的歌曲《早安,阳光》中,站在春晚现场吹响开饭号的号手李春甫,曾于1971年到1978年在空降兵某部当了八年指导员,是一位实实在在的退伍老兵。

王淳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