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高息存款: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即将到来 年利率3%以上的定期存款近乎绝迹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7-09 20:38:49

  “消失”的高息存 款

  ◎记者 马慜

  “这两年存款利息一直在降。以前总觉得三五年的存款期限太长,现在只后悔当时没多存点。”资深储户李鑫一边懊恼,一边也对银行拉存款的积极性感到费解,“以前去银行存款还送米面油,现在感觉不‘吭声’了。”

  高息存款逐步“销声匿迹”的表象下,钱到底往哪存?

  三年内下调四轮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继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后,被称为“揽储利器”的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类活期”存款也迎来调整,主打“起点低、期限灵活、收益高、自动滚存”的智能通知存款也一时难觅。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就已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或下调通知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回溯来看,2022年9月,国有大行率先调降存款挂牌利率,拉开了存款“降息”的序幕。至今,存款利率历经四轮下调,通常是国有大行率先下调,股份行、中小银行跟进,“梯次”轮动调整存款利率。

  存款的隐性成本也在压降范围内。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要求商业银行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由此来看,从刚性成本到隐性成本,银行负债成本压降“多管齐下”,一方面增加企业端活期存款留存,加强低息存款的吸收;另一方面对高息存款进行额度管理,减少高付息主动负债。

  “上述举措的出发点都是精细化管理存款付息成本。”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表示,这也表现在银行的存款经营理念正在从费用驱动型存款、成本驱动型存款向结算驱动型、业务驱动型存款转型,重点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提升账户的活跃度增加存款沉淀。

  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挑战

  消失的高息存款背后,是银行负债管理这本“难念的经”。

  当前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在资产端定价下行的压力下,银行需要从负债端着手“减负”,从而确保自身长期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存款作为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对银行成本和资产负债管理都具有深远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一帆表示,银行加强主动负债管理能力,就要把握好存款业务的规模、定价及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的恰当配比,通过不断调整存款结构优化资产负债布局。

  当前,存款定期化趋势是银行负债端的主要特征——长期限、高成本的定期存款持续增加,企业端的活化资金却在减少,直接推升了银行的存款付息率,使得负债端的压力越来越大。存款利率虽然降了,但是居民的储蓄意愿并未减退。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1.2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8.56万亿元。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即将到来

  但这并不“妨碍”全行业打响息差保卫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银行净息差仍将走低,但降幅也会逐步收窄,考虑到宏观经济需要,存款利率还有下行空间。结合时点因素和历次存款利率下调的情况,国有大行调降存款利率大致发生在每年5月、9月。

  李一帆认为,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将走低,以量补价的规模因素是支撑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增长的关键。银行在未来要持续优化负债端成本管理,结合经济形势、监管要求和自身经营发展需要,“随行就市”动态调整利率水平,保障经营稳健发展。

  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的政策信号已经释放,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从政策着力点看,下一步还将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预计也会呵护商业银行合理的净息差和利润空间,以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健性。考虑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净息差将尽可能维持基本稳定。”杨海平说。

责任编辑:张恒星

  本月25日,德国政府宣布将提供乌克兰一个连共14辆“豹2-A6”主战坦克,和弹药、维护和运输支援,并将向其他国家签发豹式坦克再出口许可。同一天,美国总统拜登也宣布计划向乌提供31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和过去影视剧中的“老大”出场不一样,戴着金链子穿着花衬衣的徐江一出场是儿子的死亡现场,“我就想看一下我儿子”是徐江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他满脸煞气地冲击警戒线时反复说了两次的话。

  近年来,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连创新高,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担负指挥调度、轨道设计、空间操控等关键岗位职能,接续完成了空间站建造以及探月、探火等一系列重大航天飞行控制任务。每一次火箭点火发射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接过了调度指挥的“接力棒”,工作人员立即开始紧张繁杂的初始轨道计算。

  胡鑫宇事件大疑团待解

  刘哲(化名)曾做过多年国际导游,疫情期间转做起了民宿,最近正打算着回归老本行。“这段时间我尝试着又带了几次一日游项目,感受到大家热情的回归。这几年行业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我对今年的旅游业非常看好,打算未来将带队、直播、自媒体等结合起来。”

  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之后持续下降,1月23日回落至24.8万人,较峰值数量减少84.8%。

倪建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