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这几种骗局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30 16:55:43

  收到“疑似作弊”短信,警惕陷入骗局

  【现象】高考后,有考生收到“某教育部门”或“某招生考试机构”等发来的短信,短信中称在考场监控录像回放倒查中发现考生存在疑似作弊行为,将取消考生的高考成绩,并要求拨打短信中留下电话号码咨询确认。拨打该电话后,诈骗分子将一步步套取信息,诱导点击网址链接或下载APP,要求缴纳费用或保证金等,最终让考生和家长转账汇款造成财产损失。

  【提醒】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搜集考生的信息,向考生发送所谓“疑似作弊”的通知短信,实施精准诈骗。考生一旦回拨电话,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借机收集更多个人信息或是以“处理作弊行为”为由实施诈骗。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切勿轻信任何涉高考作弊违规的短信、电话,尤其不要轻易点开相关链接。收到此类短信请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核实,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如遭遇诈骗应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

  “内部渠道”不可取,“内部指标”不可信

  【现象】2022年,周先生找到了对外宣称有门路拿到“军校内招名额”的贺某。之后,贺某以跑腿费、打点费等为由向周先生索取37.5万元。直至招生工作结束,周先生的女儿都没有被贺某所承诺的学校录取,而贺某则以考试成绩不够等理由搪塞推脱并且拒绝退款。同年,某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刘某向考生家长宣称自己深耕多年,和国内许多知名艺术院校都有合作,可以帮助未在录取范围内的考生通过“计划内预留名额”进入这些艺术院校,先后骗取9名家长90余万元。

  【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家长的急切心态和侥幸心理,声称有内部特殊渠道、掌握内部招生名额,或是能够通过“定向招生”“委培招生”等名义“降分录取”考生,有的甚至还伪造公文印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切勿上当受骗。

  认清不同教育类型,切莫马虎“上错学”

  【现象】有些考生高考分数达不到高校录取要求,但考生和家长仍对上大学有着强烈渴望,以为多交钱就能走捷径,从而被不法分子利用,交纳高额录取费、手续费等。考生和家长花钱拿到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甚至有的考生拿到毕业证书时才发现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而是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或者跟班学习文凭证明,白白浪费了时间和学费。

  【提醒】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除了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不同的招生类别,其入学条件也是不一样的,所取得的毕业文凭及用人单位对它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考生和家长务必要认真辨别普通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修方式。

  伪造录取通知书,擦亮 眼睛看仔细

  【现象】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甚至伪造虚假的招生网站,诱骗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或是以其他理由获取个人隐私信息,进而骗取钱财。

  中国的基础研究向何处去?杨卫说,还是要回归本质,在有较充足经费保障的前提下,让喜欢自由探索的科学家自由探索,想要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家继续为国出力,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领域、以自己的方式找到从事基础研究的荣誉感。

  这个五一,注定有点不一样。于国家而言,出行热潮叠加消费旺季,正是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于个人来说,“自由行”的同时或许还面临“人从众”的“盛况”。身处其中,更能感受中国经济活力释放的韧劲;观察一域,亦能管中窥豹,看见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张罗分析,这或许和当下淄博客群有关。淄博烧烤出圈,前期到访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后期为周边城市短途游客,“以一日游、两日游为主,吃一两顿烧烤,周边转一圈就走了”。

  张务锋是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被查的典型人物。今年4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报道《深度关注 | 纠治靠粮吃粮》,其中披露:纪检监察机关对涉粮腐败问题线索开展大起底,一大批粮仓“硕鼠”“蠹虫”被严肃查处,其中包括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2名中管干部,40余名厅局级干部。

  在较长时期里,中加之间都保持着很好的双边关系,两国在许多方面互补,各类往来交流都十分密切,这本来是两国关系应有的模样。但是很不幸,现在在美国的压力下,加拿大一再做出错误的决定,也令它离一个以斡旋、调停见长的“中等强国”越来越远。当加拿大有人将“干涉内政”的矛头指向中国的时候,它的强邻美国在一边幸灾乐祸地偷着笑。加拿大真正不受外来干预的表现,是如何站在维护其国家利益而非政客利益的坐标上,选择正确的国家道路。在这一点上,渥太华需要拿出勇气,为自己赢得尊重。

  应当说,克莱弗利所阐述的对华观点,根本算不上什么“对华友好”,充其量只能说是回归到了相对正常一点的外交轨道——在和平年代,与哪个国家发展关系不需要“建设性”呢?又有谁会喜欢充满戾气、动辄就要搞霸凌的交往方式呢?然而就是这样的正常逻辑,在英国要公开说出来都得小心翼翼、来回找补,还要承受来自议会反华议员的巨大压力,这也再次暴露出英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混乱度,显然不利于中英关系往前发展。

黄玉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