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阻碍中美人文交流的坏毛病 美方应从根上好好治治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30 15:40:26

  事实上,干扰阻碍两国人文交流的从来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美国一些政客污蔑抹黑孔子学院,干扰其在美国的正常运作,蓄意破坏中美人文和教育合作。美国国务院发布旅行警告,要求美国民众重新考虑是否前往中国。美国政府制定“中国行动计划”,阻挠两国正常科技学术交流,并制造了寒蝉效应。美国以各种借口对中国公民入境美国设置障碍、滋扰盘查,赴美的中国留学生被拒绝入境并遣返的事情常有发生,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中国赴美留学生学习什么专业,应当是留学生家庭自主的选择,哪轮得到美国政客说三道四,颐指气使?

  中国是两国人文交流的积极推动者。不久前,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州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信。中方有关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倡议正有条不紊地实施。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西安成功举行。中国两只大熊猫将启程赴美,开启两国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中国采取多项措施便利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友人访华。开放、自信的中国同整日疑神疑鬼的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方相关错误言行不仅偏离了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不符合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也不利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究其根源,还是美方对华战略认知出了问题,视中国为对手而非伙伴,视中国的发展为挑战而非机遇。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只有汇聚两国人民的力量,才能共同推进中美友好这项伟大的事业。美方有关政客应当正视现实,认真倾听两国人民的心声,自觉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人文交流已经成为促进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和两国人民相知相亲的重要支柱。只有拉紧两国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制造“寒蝉效应” ,才能让中美人文交流这棵大树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续写两国人民友好新篇章。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郭超凯)自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中国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主要内容,并指出在新冠疫情暴发、流行的时候,可以适时、依法、选择性地采取一些紧急防控措施。

  本报电 (记者郑娜)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云上发布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共同主办。

  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阚全程介绍,河南已全面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并根据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状况和疫苗接种等因素,分为高风险人群、中风险人群、低风险人群三个类别,分别标记为红色、黄色和绿色。

  报道称,在日本寿司店遭遇“芥末袭击”的这名韩国游客当时也曾认为是店方失误,但他在注意到该店厨师长注视着服务生将寿司盘子撤走时的表情后,便认定这是其故意为之。因语言不通,该韩国游客无法当场向店家提出质疑。事后,他将自己所拍摄的寿司照片上传到该店在谷歌地图的评价页面后,店方则回应称,“我们店里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食物,我认为这是有人在恶作剧”,“近来(日韩)关系向好真是万幸,大家一定要享受(在日)旅行的乐趣啊”。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9/600575702.png" alt="" />

  公路、民航也推出了很多暖心服务。广西南宁汽车站推出“雷锋车”“小红帽”等,服务老人、孩子等重点旅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针对务工人员返乡和高校学生出行,提供了包机、包车、定制公交等“点对点”服务。

徐诗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