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央宗的家”走进德国人家 向世人展现“香格里拉”式生活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9 15:43:36

  中新网昆明12月21日电 (记者 缪超)一部名为《在世界的香格里拉—央宗的家》(德文版)的中国纪录片,于当地时间20日20时15分在德国柏林电视台播出。与此同时,该片还同步上线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YouTube。包括德国观众在内的全球网友可从“央宗的家”中一睹中国藏族人“香格里拉”式的日常生活。

  《在世界的香格里拉—央宗的家》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出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摄制。纪录片将镜头聚焦于一名终年在人迹罕至的牧场放牧的藏族中年女子——央宗身上。开场即是她抚摸绵羊,引吭高歌的场景。悠扬而略带忧伤的藏族民歌表达了她对远方母亲的思念。歌声穿越茫茫群山、大江大河,向世人徐徐展现享誉世界的“世外桃源”——云南香格里拉。以及,这里普通百姓的“四季牧歌”。

  德国资深媒体人、柏林电视台台长杜尔松·易伊特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在德国人迎接圣诞节之际,为大家奉献一道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美味”。他说,“透过充满诗意的画面,所有人都能深刻感受到央宗和她的家人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所体现出朴素真诚、坚韧执着的精神力量。她们一家人虽然分散生活在不同的乡村和城市,但他们对团聚、对亲情和对幸福温馨的生活追求却始终如一。”他说,这是一首令人感动的中国西部牧民的“欢乐颂”。

  这部时长60分钟的纪录片分为上下两集。上集“牧·冬夏”围绕央宗一个人的牧场生活展开。一年冬夏两次转场,是雪域高原的牧民们不变的脚步和生存智慧。无论是追逐渐渐融化的雪线北上,还是跟随草绿花开的暖流南下,无论是在风光绮丽的高山湖泊畔放牧,还是被陡峭险峻的山崖阻隔,央宗和她的牛、羊、马一直在 向前走。告别和出发,重逢与相守,在这看似亘古不变的生命轮回中,细微的变化已悄然发生。

  下集“家·春秋”则讲述了央宗和她的丈夫、母亲、女儿等家人的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融。央宗的老母亲也曾是一名牧羊人,年少时经历过匪乱四起、动荡贫苦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才和无数藏族人一样翻身做主。如今这位80多岁的老人被儿子接到现代化的城市,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今年夏天,在儿孙辈的陪伴下,她实现了前往西藏一见拉萨布达拉宫和神山冈仁波齐的夙愿。央宗和她的四个哥哥则有更多的人生选择,央宗接过母亲的鞭子在老家放牧,哥哥们有的在本地务农、做生意,有的在外出求学后到首都北京和州府香格里拉工作;央宗的女儿在接受现代教育后,已开启更广阔的人生。

  “央宗一个人的四季牧场和由她联结起来的三代人的人生选择,是一个值得用心讲述的微观却又磅礴的故事。”该片导演杨牧源介绍,他和他的摄制组坚持了近四年时间,一直跟随和记录央宗。“我们的使命、光荣与梦想,就是想通过一个个体,真实反映这片水乳大地上的家人、家园和家国的传奇。如果藉由此片,还能引发人们对人类终极追求——什么是‘香格里拉式’理想国的思考,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他表示,“央宗的生活还在继续,记录也将继续。”

  事实上,在2020年初,当全球陷入新冠疫情带来的恐慌之时,中新社记者注意到,一名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藏族人扎西顿珠(央宗的哥哥)几乎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妹妹央宗独自在千里之外的香格里拉尼汝牧场放牧的生活境况。高原牧场丝毫没有受到疫情的威胁,每天在雪山和森林中寻牛找马是央宗的世界中最大的烦恼。经过扎实采访,首条文图稿件《“央宗的世界”:藏区故土上的平静生活》于同年2月24日在中国新闻网和海外同步播发,首次向外界讲述央宗的故事。

  央宗一家生活的香格里拉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该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昔日这里普遍贫困,财政收入几乎全部来自砍伐森林。近几十年来,当地政府试图寻找一条既适宜当地可持续发展,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发展道路。禁止伐木,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主要举措。四年前,这里历史性摆脱绝对贫困。目前,这里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2万元。遍布全州的300多个卫生机构让百姓可以及时便捷就医。这里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儿童普遍得到14年免费教育。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7%以上。现代化的机场和高速公路相继建成。今年11月底,丽(江)香(格里拉)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迪庆不通火车的历史,此地开始融入中国铁路网,进一步与中国腹地和世界联通。

  这无疑是中国涉藏地区发展的生动缩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披露,2022年西藏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32.6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8.6%,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旅居柏林、伦敦等地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青年学者帕特拉斯·赞帕诺在观影后表示,很多德国民众对中国涉藏地区保有浓厚兴趣,渴望了解这里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部纪录片不仅让相隔千山万水的德国民众窥见藏族人的日常生活,也看到了藏族人与他们的邻居纳西族人、傈僳族人、彝族人等共享着中国快速发展为他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看到了发生在雪山、草甸、牧场的迷人风光中的多元文化交流,是一部很好的带有民族志特征的纪录片。”

  不久前的世界人权日(12月10日),《在世界的香格里拉—央宗的家》(英文版)在尼泊尔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引发尼泊尔发行量最大的尼文报纸《廓尔喀日报》和中国《参考消息》《亚太日报》等媒体报道和转发。(完)

  面临特斯拉和福特两大巨头掀起的价格战,美国的造车新势力正在通过裁员来储备弹药。

  亚马逊同样于1月宣布了该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1.8万名员工将面临失业。亚马逊CFO奥尔萨夫斯基(Brian Olsavsky)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预计,员工遣散费将达6.4亿美元。

  “十年前,村里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破破烂烂。”谈起村里的变化,宝鉴宅村村民雷老伯感叹道,“现在路变好了,环境好了,畲寨美了,游客多了,我们心里亮堂了,干活儿也更带劲。”

  目标昭示方向,使命催生力量。全军各部队普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自身使命任务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凝聚起全力以赴抓备战、谋打赢的意志力量。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陈杭)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通州区举行。通州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签约,通州区运河商务区管委会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ESG研究院签署ESG领域合作协议。副中心将持续以低碳持续为鲜明导向,支持绿色交易所建设成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全面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军官兵一致表示,要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决心意志,增强紧迫意识,埋头苦干实干,锚定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新征程上打开强军事业发展新局面。

张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