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成亚洲最大桉树基因库 桉树育种“上天入地”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7 22:49:45

  中新网崇左6月27日电(记者 蒙鸣明)一排排数十米高的巨桉直插云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柠檬桉笔直挺立、开着艳丽红花的红冠桉随风摇曳……记者近日在广西崇左市国有东门林场看到,各种品种的桉树分布在林场林地上,正茁壮成长。

  据国有东门林场介绍,该林场先后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引进178个不同的桉树树种和种源,建成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和中国国内最大的桉树育种群体,目前保存收集桉树树种133个,种源143个,是首批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引进树种后,该林场以尾叶桉和巨桉为主要改良树种,以优质、高产、抗病、抗风作为育种目标,从桉树基因库中筛选核心育种群体,以杂交育种技术为主,倍性育种、分子育种、诱变育种、智慧育种为辅开展种质创新。

  2023年5月30日,广西桉树育种材料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开启空间搭载实验。经过5个月的太空诱变,东门林场选送的尾叶桉、巨桉等优质桉树种子共25000粒随飞船返回。随后,东门林场启动广西桉树太空种子繁育试验。

  记者在东门林场的航天育种实验室看到,桉树太空种子经育苗栽培,已经长成5厘米高的小树苗,并在营养杯中移栽养护,工作人员定期对长势进行观察记录。目前,该林场已经在崇左、柳州两地建设广西首批太空苗试验林25亩。

  得益于坚持科研投入和良种选育,该林场培育出大批桉树良种,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良种推广。由该林场发起并控股的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生产各类苗木3.63亿株,实现营收2.22亿元人民币。并成为中国唯一出口东盟国家桉树苗木的种苗企业,将桉树苗木销售到海外市场。

  “接下来,我们将以大花序桉种源试验、粗皮桉家系试验、五指毛桃林下栽培示范、桉树大径材示范等为内容的主要参观线路,融合桉树资源收集、种质研创、高效营林、林下种植、科普教育等功能,打造桉树主题文化博览园。”东门林场场长邱炳发介绍。

  广西林业部门数据显示,广西人工林面积1.34亿亩,居全国第一位,年产木 材3900万立方米。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储备林基地、最重要的林化产品生产基地。其中,桉树种植面积超4500万亩。(完)

  王贻芳指出,当下,以竞争性项目制为核心的科研管理体制中,科学研究的一切组织事宜由政府的项目管理官员来控制,他们拥有立项、组织评审、审批等权力。这种管理体制相当于中央部委直接管理课题组,完全忽略或跳过了关键的中间层——科研单位。这与大多数国家的科研管理模式不太一样,没有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专家的作用。“本质上其实是不相信科学家。”他说。

  严跃进认为,以上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淄博房地产市场复苏,但并非关键措施,地方经济才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支撑之一。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当地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应状况。

  迷迷糊糊接通后,对方又哭又喊地报喜。一听是找到了孩子,他也兴奋得睡不着,两个人又絮絮叨叨聊了起来,等聊完对方那边的情况,时间又过去了两个小时。

  岛内朋友告诉谭主,台湾高铁公司的五家原始企业在联合竞标时,标榜的方案是“台湾当局零出资”,还能获得千亿元新台币的“回报”。

  “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往往是未经检验过的全新概念的前期研究,具有高风险、难以预测、跨学科等特点,专家通常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建立在评审专家共识基础上的传统项目模式并不适合资助这类项目,需要探索新的“非共识”资助模式。

  但绝对自由下,也有绝对的残酷。北生所内部评估非常严苛,每5年进行一次,评估标准为学术成果是否有足够国际影响力。受邀参与评估的“国际小同行”数量至少10人,需要匿名书面回答三个问题:依据过去5年工作,北生所的课题负责人在你所在的研究所、大学能否得到晋升?这5年的研究成果,有没有对你所在的科研领域产生影响?课题负责人所做工作和今后打算要做的事情,能不能使其成为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第一次评估,前两个问题必须通过;第二次评估,三者都要满足。首次评估通过后,实验室经费升至每年300万元,如果评估失败,实验室主任和手下全部人员都要离开。“所以我们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实验室主任的权责利是一致的。”王晓东说。

黄坚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