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货币政策分化背后的结构性特征(经济透视)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0 07:10:20

  近日,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降至3.75%、4.25%与4.5%,这是欧洲央行自2019年以来首次降息。在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为应对通胀压力,欧洲央行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450个基点。本次降息意味着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发生了方向性转变。

  与此同时,美国虽然国内通胀水平与经济增速均有所回落,但迄今为止美联储仍按兵不动。目前市场主流预期是,美联储首次降息可能会在今年9月。在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为应对通胀,美联储连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达525个基点。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基本相似,只不过欧洲央行的加息节奏要略晚于美联储。那么,为何最近欧洲央行先行降息,美联储并未跟进,两者货币政策操作出现了一定的分化?

  主要原因是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压力大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经济增速来看,相关统计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8%,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4%;第二,从通货膨胀来看,2024年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为3.3%与3.4%,欧元区5月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为2.6%与2.9%;第三,从劳动力市场来看,2024年5月美国失业率为4%,欧元区4月失业率达到6.4%。

  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速不及美国,通胀率低于美国,失业率高于美国。考虑到欧洲央行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都是让核心CPI同比增速 保持在2%左右,因此,相比于美国,欧洲央行通过降息来稳定经济增长的诉求与紧迫性更为强烈

  欧美货币政策分化的背后还隐含着全球经济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其一,在经历多年的负向冲击后,全球经济增速开始企稳,并有望在未来几年逐渐好转。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4月的最新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均为3.2%。其二,迄今为止美国经济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根据IMF的预测,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7%。其三,尽管欧洲经济表现不如美国,但其增速在逐渐好转。根据IMF的预测,2024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望达到0.8%,高于2023年的0.4%。其中,德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会由2023年的-0.3%转变为2024年的0.2%。

  欧美货币政策分化及其背后的结构性特征,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潜在影响。首先,美国经济保持韧性与欧元区经济增速改善,意味着中国出口行业的外部需求将保持向好态势。其次,今年下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将会陆续放松,这意味着中国面临的短期资本流动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在国际收支表的证券投资项下就迎来了短期外国资本的重新流入。再次,随着美联储可能在今年9月前后步入降息周期,美国长期利率与美元指数有望双双回落,这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企稳甚至反弹。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李桐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黄垚)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春节假期期间(1月21日至27日),我国无大范围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前期有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后期冷空气势力较弱。

  随着夜幕降临,黄日的妻子何思月带着孩子抵达警务室,她告诉黄日,“你在哪里过年,我们一家就在哪里陪你!”何思月是崇左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也是黄日的“亲密战友”,夫妻二人曾在侦查战线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联手侦破多起涉边大案要案。

  与整天和老人们打交道的卢俊良不同,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鹤翔警务工作站民警周亚婷服务的对象是儿童。

  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让老百姓倍感亲切,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在民警接到的电话中,有三分之一是求助,有找人的,找包的。今年春运以来,他们共接到各类求助电话35个,共帮助旅客找回走失走散的老人、小孩3人,找寻遗失遗忘物品32件,其中有笔记本电脑、手机、银行卡等物品,总价值15万余元。“我们很多工作都是服务旅客的,看着打个电话,看看电脑微不足道,但对旅客却是十分重要。”叶乔波说。

  不远处广场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山花灯正跳得欢快,花脸哥、幺妹子用诙谐有趣的地方方言唱着木坪子的重建故事……

林建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