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川湖海 浙江 “地瓜”经济如何根壮藤广?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7 04:17:30

  中新网嘉兴1月23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在埃及,每天有小山一样的石料被制成洁白如丝、坚硬如钢、轻巧如纸的玻璃纤维,销往世界各地;在浙江省桐乡市,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扎根浙江,藤蔓不断伸展,“地瓜经济”越耕越甜。

  1月23日,2024年浙江省两会正在举行,中新网特约洋主播穆斯塔法拨通了故乡埃及的越洋视频电话,与巨石埃及公司的员工聊起了日常。

  “我在这边遇到了一个中国师傅,他来带我,不管是埃及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交流,通过慢慢沟通,我不断了解到中国文化。”中国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石埃及”)技术品质部副经理路天行(中文名)操着一口中文,兴奋地分享中国文化、文明,对他影响很大。

  红海之滨与长三角腹地,因何而结 缘,形成跨越山川湖海的情谊?

  作为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2012年,巨石埃及落户埃及苏伊士,推动埃及产业升级,并直接为当地提供了超过2000个工作岗位。

  “在选择埃及之前,我们已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地方,包括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都进行了考察。”巨石集团投资战略部总经理沈国明回忆道,中埃两国的友好关系、埃及的地理位置优势、埃及的综合生产成本优势,成为企业落户埃及的三大理由。

  沈国明介绍,埃及当地有玻璃纤维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劳动力素质较高,为企业降低综合成本、参与市场化竞争提供了良好条件。

  企业综合考量后“扬帆出海”,政府则积极为其“掌舵”,谋福利、定方向。“中国的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都有非常多的支持和帮助。”沈国明说,在企业“走出去”之前,政府会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

  在沈国明看来,中国巨石“走出去”的道路,是浙江省践行“地瓜经济”的缩影。“地瓜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巨石的总部在桐乡,那么桐乡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块’,但是我们把藤蔓延伸到各个地方。”沈国明说。

  不断吸收营养,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巨石的藤蔓向上攀升、日渐强劲。目前,巨石埃及玻纤产能从8万吨跃升至34万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小小玻璃纤维,为埃及当地员工织就了一条“幸福路”。

  30岁的迪娜在巨石埃及收获了爱情和事业,与同在巨石埃及工作的阿卜杜拉结婚,两个人购置了新房新车,日子越过越好;37岁的阿德勒在巨石埃及学到了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经验,中国的工程师文化让他快速成长;大学学习中文专业的托尔巴,为自己取名“鲁迅”,在巨石埃及获得了家一般的归属感......

  2024年是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资源、经济、个体相互成就,这是对中埃友谊及浙江“地瓜经济”发展成果的生动诠释。

  “我出生在中国,爸妈都是埃及人,今天看到了我的两个祖国合作,我感觉很荣幸。”穆斯塔法在镜头前说,他对“地瓜经济”越耕越甜、埃中两国携手推进现代化充满期待。(完)

  2022年5月17日,海南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海口市应急管理局对某高级技工学校考试点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检查时,发现其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安全生产考试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考核评估制度等;特种作业实操考场部分设施不符合考试点建设要求,现场未按要求配备消防灭火器材,高处作业吊篮操作缺少升降钢绳、安全带等;考生档案整理不规范,未严格落实考培分离,考试档案和培训档案混放;部分考试监控视频缺失,所抽查的2021年3月考试档案发现缺少全程监控视频,2021年9月考试监控视频无法打开。海口市应急管理局责令该考试点停考整改。

  或将享受风口红利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期发布,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达50.1%,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7个百分点至50.9%。

  “黑”色产业走了,好天气多了。

  1978年的滚滚春雷,“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10/27/16771921659001262167.jpg" alt="" />

王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