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广西临桂百年“会仙板鸭”飘香新春市场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6 21:33:52

  中新社桂林1月29日电 题:广西临桂百年“会仙板鸭”飘香新春市场

  作者 周利朔 蒋丰慧 涂丽莎

  “记得我小时候,爸爸会在春节前用扁担挑着自家做的板鸭去桂林西门集市售卖,早上天不亮就走,晚上才回,每年也就能卖出十来只。后来我大姐骑着自行车去集市卖板鸭,能卖出百来只。现在,我们家一年能卖四万只板鸭,货车装箱发往全国各地。”临近春节,家住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旧村的白裕隆板鸭第八代传承人白先立,一边忙碌一边说道。

  旧村是桂林有名的“板鸭村”。历史上,旧村回族民众因不食猪肉,逢年过节均用腊制的方式存放鸡、鸭,用以过年食用和招待客人。作为旧村村民逢年过节的传统美食,“会仙板鸭”的制作工艺从清代留存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2012年,会仙回族板鸭制作工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选一只1年以上超过3斤重的麻鸭,经过清洗、拔毛、开膛砍骨、腌制、截边、定型、晾晒、风干等工序,只需15至20天,一只肥而不腻、齿颊留香的“会仙板鸭”就完成了。

  傅永兴板鸭是旧村板鸭的代表。临近春节,在傅永兴板鸭腊味加工厂里 ,工人们正忙碌准备着春节板鸭订单的货品。傅永兴板鸭第五代传承人付任杰介绍,春节是板鸭的销售旺季,近年来销售范围不断延伸,销至南宁、柳州、上海和海外。今年春节,加工厂每天要出货2000只板鸭。

  “我从懂事起就和父辈学做板鸭,2001年接手父辈产业的第一年,我们就卖出1万只板鸭,现在一年最高能卖出10万只。”付任杰说,“我们正尝试开发板鸭的新口味,今年推出的新品桂花板鸭,就是用新鲜的桂花腌制而成,现在已经卖了1000余只,市场反馈不错。”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仙旧村板鸭便热销中国各地甚至国外。随着时代发展,会仙旧村板鸭采用先进的包装保鲜技术,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今旧村共58户人家,有32户在做板鸭,板鸭年销量已达40万只,产值2000余万元人民币,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完)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是许多科学家的专属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化为了王应睐常提的“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去探索”,化为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口中的“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成为每一个上海微系统所人的精神基因和人生格言。

  同样使老饕迷恋的,还有台山台城乐韵餐馆出品的叉烧。“乐韵的蜜汁叉烧出品比较稳定,近期还推出了蜜汁黑叉烧。我上次和朋友到那里吃饭,特意品尝和对比过该餐厅两种叉烧,口感各有特色。”台山资深美食爱好者梁先生介绍,黑叉烧比传统叉烧稍微甜一点,表皮的蜜汁略有黏牙感。

每一寸中国大地都浸润着浓浓冬意

  据了解,进入中国市场28年来,安利一直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可生物降解和无磷配方的家居及个人护理用品,并支持中国南北极科考、保护极地环境;坚持低碳有机耕种模式,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氢能源物流卡车,实现零碳运输;开展遍及全国的环保教育和环境清洁活动;安利营销人员运营的全面健康社群,大力传播减碳观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区和城市的环保公益活动。面向未来,安利将持续在业务全链条践行绿色责任,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该合作社的蘑菇大棚里,种植户张凤香夫妇正在棚里采收蘑菇。“每到过年都会更忙一些,今年的蘑菇长势好,今天又摘了300多斤,一会儿有指定的客商过来统一运走。”张凤香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戴月婷整理)

张伶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