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Z世代”洋弟子在华学非遗:把“纸上生花”的技艺“剪”向世界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7 17:28:16

  中新网重庆6月7日电 题:泰国“Z世代”洋弟子在华学非遗:把“纸上生花”的技艺“剪”向世界

  作者 王婷婷 陈媛

  一张纸、一把剪刀,通过不同的折叠方法和下剪角度,在短短几分钟内“纸上生花”,变出不一样的图案。“纸是折起来剪的,只有剪完打开时你才能看到全貌,就像打开宝盒一般。”近日,20岁的泰国留学生马文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一次接触剪纸就被这门技艺深深吸引。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剪纸作品种类繁多,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吉祥图案等多种类型。

  2023年,“Z世代”马文畅来到中国留学,就读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中,他认识了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黄继琳,并体验到剪纸的奇妙和魅力。

  马文畅介绍,泰国没有剪纸文化,若将泰国的文化元素运用到中国剪纸中,可以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他手拿剪刀在纸上轻盈穿梭,把泰国曼谷大皇宫、嘟嘟车等元素设计到剪纸图案中,创作成符合“泰国风”的剪纸作品。

  在黄继琳的指导下,马文畅用笔描绘花型图案,经过半个小时的修剪,呈现出折叠的花瓣形状,他双手一拉,一朵立体的花型显现,美丽而灵动。“这是泰国的国花金链花,在我的家乡很常见,用纸剪出来再用红线穿起来,融合泰中两国元素的挂饰就设计出来了。”

  “我要把这些作品分享到社交平台,可以吸引更多泰国的年轻人了解中国剪纸。”马文畅说,学习剪纸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剪纸艺术表达 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在重庆,像马文畅这样学习剪纸的“洋弟子”有很多。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黄继琳教了1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洋”学生,他们都是文化的“使者”,促进剪纸艺术远播海外。如今,在意大利、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剪纸艺术正被越来越多外国友人喜爱。

  “在剪之前要注意画好曲线的弧度,大熊猫的眼睛、耳朵、脑袋都要圆圆的才可爱。”在黄继琳的剪纸课堂上,19岁泰国留学生李盈希用黑色的纸张剪出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她说,今年4月去重庆动物园亲眼见到了大熊猫,觉得非常可爱。“我想把中国的大熊猫用剪纸表现出来,让它成为‘小使者’,让我的家人和朋友了解中国,有机会亲自过来旅游。”(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6日电 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官方微信消息,2023年2月6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徐伟表示,我们对土耳其地震造成土耳其、叙利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慰问和关切,正与两国相关部门保持沟通,愿根据灾民需要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打铁的人”自己先得成为“铁打人”,经得住千锤百炼。在杨强的身上,最能体现打铁岁月痕迹的就是他那双手上厚厚的老茧。“最开始打铁时,经常磨出手泡,甚至磨穿。四溅的花星,也会烫到手臂与脚,后来打多了,就慢慢习惯了。”

  当天,北部湾航空南宁往返曼谷国际客运航班恢复,航班号为GX8907/8,航班计划每周一执行一班往返。该航线的恢复,将持续提升广西与泰国首都之间的通达性,为旅客搭建便捷的空中通道。

  毛宁: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能告诉你的是,中方与美方保持着沟通,一直在以负责任的方式努力处理这个问题。

  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

  忙起来,心里踏实。“有活儿干,日子就越来越好!”是很多劳动者的心声。毕竟,时光不等人。每一个忙碌的身影背后,都是一份稳稳的幸福。请看,合肥城隍庙,卖徽州毛豆腐、芙蓉蛋卷的小吃摊前人头攒动;天津古文化街,茶馆里座无虚席,相声大会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武汉硃山湖畔,东风本田的车间内焊花闪耀、悬臂挥舞,平均1小时就有70辆整车驶出工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7.5万个市场商户“火力全开”,迎接全球客商的到来……无论是农民工乘坐“务工专列”前往工厂,还是快递小哥骑上电动摩托驶向客户,抑或是水手拉响轮船汽笛扬帆远航,大家都在向着美好生活热情奔赴。

黄启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