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产改试点 为一线工人直通高技能人才铺路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28 05:38:29

  中新网常州6月26日电题:常州产改试点 为一线工人直通高技能人才铺路

  中新网记者 唐娟

  他的起点是一名每天与“苦、脏、累”打交道的一线熔炼工,而如今成长为一位敢于揭榜挂帅的高级工程师和企业兼职工会副主席。在江苏省常州市,一项提升产业工人地位和技能水平的试点项目正在取得显著成效。中车戚墅堰所材料工艺研发中心铸造工、科研试制班班长张剑云,他的蜕变故事,正是产改成效的生动体现。

  “以前,别人喊我张工 的时候,我的头是低着的,因为我只是个铸造工人。现在大家喊我张工,我习惯抬头应答了,因为我是高级技师、高级铸造工程师。”张剑云的自信来源于企业的产业改革,特别是戚墅堰所推出的“双师型”人才培养机制。

  中车戚墅堰所是江苏省和中国中车产改双试点单位,该所创新出台了“双师型”人才培养机制,打破评审制度身份界限,制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的参评制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工程师考取技师职业资格,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申报工程系列职称。

  1999年8月,张剑云从常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进入中车戚墅堰所熔炼班工作。熔炼是高铁关键零部件铸造生产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也是条件最艰苦的工种之一。通宵达旦的生产节奏、“灰头土脸”的车间环境、动辄40℃以上的高温……“虽然铸造钢铁时温度高达1500℃,车间热浪滚滚,但每次破解难题的成就感总能让我忘了工作的辛苦。”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张剑云成为第一批申报“铸造工程师”的技师。

  “在现场答辩环节,完成了3分钟的业绩自述和7分钟的评委提问,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10分钟。”张剑云对参评的过程仍记忆犹新。

  中车戚墅堰所将产业工人纳入公司科研立项范围,在科学技术、管理创新、质量攻关等奖项中,专门设置了“产业工人组”序列,为产业工人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张剑云抓住这一机遇,主创科研项目《降低动车组铝合金齿轮箱外观缺陷报废率》,获得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这是我第一次与技术人员一同上台领奖,在产改之前,这些连‘门儿’都没有。”张剑云说,那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2018年,以张剑云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它是戚墅堰所轨道交通铸造及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工作室,承担了轨道交通机械类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制备工艺研发的重任,肩负着在传统金属铸造领域铸就“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使命。张剑云带领团队完成难题攻关项目18项,多个项目分获常州市职工十大发明专利、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五小”设计奖等荣誉,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在难题攻关过程中,工作室人才队伍水平也不断提升。成员中3人成为“双师型”人才,4人获“全国铸造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评“中车技能专家”,1人获评“常州市企业首席技师”,1人获评“江阴市十佳职工”。

  随着产改纵深推进,在中车戚墅堰所涌现越来越多的“张工”。实现职位层级晋升的产业工人有1069人,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提升的产业工人达358人次,产业工人持证比例为100%,培养“双师型”人才50人,培养取得第二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多能工”600余人。同时,产业工人技术创新项目实现全面突破,经济效益明显增长。产业工人直接创效超9000万元。其中,降本增效专项竞赛累计收到合理化建议12323条,提案实施率达100%,创造经济效益2900余万元。产业工人研制的高铁齿轮箱跑合试验台和城轨地铁齿轮箱跑合试验台成功走向市场,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另有3项产业工人技术创新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

  2024年,张剑云主动揭榜挂帅,带领科研试制团队深入高强度耐低温风电铸件材料、汽车涡轮增压器锰氮钢材料等项目,开启新一轮面向未知的奋斗。“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支撑,我无比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这将令我倍感荣耀。”张剑云说。(完)

  前述病毒学家认为,国内对于一些离应用很近的新冠防治药物,要加快审批。金冬雁也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香港第五波疫情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要及时给高危患者提供口服抗病毒药物。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在确诊后口服抗病毒药,死亡率可以下降76%。

  在香港,每10万人口约有7.1张重症监护(ICU)床位,这个比例与美国的34.7张、德国的29.2张相比,虽然偏少,却是中国内地的1.78倍。

  “快封快解”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要在科学精准上进一步下功夫。“快封快解”的核心是一个“快”字,把疫情当作命令,发现苗头即刻行动,摸清情况、处置到位、排除隐患,给“快解”创造条件。一旦条件成熟,便可应解尽解,把疫情范围压到最小,影响降至最低。

  IDC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智能机市场出货量约1.4亿台,同比下降14.4%。雪上加霜的是,因芯片断供,华为早已被归为“others”。2022年8月,华为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显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同比下滑5.87%。从各板块收入来看,下滑主要还是其消费者业务受到影响。不过,好消息是,这是华为在经历了六个季度的负增长之后,销售收入终于止跌回升。

  据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等4个技术性文件。在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的基础上,更加明确科学精准防控。

  “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文章提到,“2023年预算要保持合理节奏,盲目扩张,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

沈美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