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消息对供应端影响有限,碳酸锂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28 09:32:29

  对于碳酸锂期货未能延续涨势的原因,五矿期货分析师曾宇轲认为,主要原因是当前碳酸锂基本面处于偏弱格局。“6月25日志存锂业公告子公司开展夏季检修工作,市场猜测锂价处于低位,近期供强需弱格局可能转变。受此消息影响,碳酸锂期货迎来了短暂的反弹。但据第三方调研,企业检修对碳酸锂供应影响有限,且下游正极企业需求仍然偏淡。”曾宇轲说。

  据Mysteel 6月26日数据,在42家锂盐生产单位中,近期有7家出现了停产检修,多为单个工厂或产线操作,样本企业中的停产检修预计使7月产量环比减 少1400吨,减量较小

  “目前来看,江西地区锂盐厂大多数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停产检修只涉及个别企业,主要是为了进行年度例行夏季检修。青海地区个别企业有正常检修动作,基本属于常规检修,月度产量几乎没有变化。四川地区企业正常生产,暂无停产检修情况。”Mysteel新能源研究员李攀表示,根据锂盐厂的反馈,目前从事代加工业务的厂家对碳酸锂市场波动不太敏感,无论市场行情好坏,均不影响其正常生产。已签长期协议的厂家多数保持正常生产状态。个别企业未满产的原因是原料矿石品位不高。“面对碳酸锂价格下跌,部分锂盐生产企业采取捂货惜售策略,而能够熟练运用碳酸锂期货进行套保的企业仍保持正常生产。”李攀解释。

  “当然,实际生产中,锂盐企业开工积极性与锂价运行情况相关。如果锂价下行,产量可能显著低于排产预期。”曾宇轲表示,整体来看,数周内基本面格局可能相对稳定,应重点留意大型矿山、锂盐企业突发事件的影响。

  事实上,5月以来,碳酸锂期货走出一轮连续下行行情。5月8日至6月24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累计跌幅达22.32%,一度跌破90000元/吨关口,创年内新低。

  从现货市场报价来看,碳酸锂售价跌破部分低品位锂云母一体化成本。Mysteel数据显示,6月27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90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报87000元/吨。

  碳酸锂期货跌至88550元/吨后,迎来强势反弹,是否意味着该价位已到阶段性底部?

  “国内碳酸锂报价持续走低,同时海外矿端价格较坚挺,大量外购矿冶炼企业生产利润转负,锂盐厂在现货市场挺价意愿转强。”曾宇轲认为,考虑2024年全球锂矿山一体化,边际含税成本在80000元/吨附近的锂云母和非洲锂矿,将对锂价起到强力支撑,绝大多数矿企在负利润时生产意愿低,锂价低位时减停产较果断,在终端需求依然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短期锂价跌破该价位有较大难度。

  长期来看,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吴江认为,碳酸锂价格仍有下行空间。“从库存和供需情况来看,当前碳酸锂市场总体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后下游虽有补库,但进口增加,当前基本面供强需弱的情况依旧。”吴江表示,后市来看,冶炼厂出现抛货或减产动作,矿价因此快速下调,才是最终见底的信号。数据显示,5月我国碳酸锂进口环比增长15.9%,锂精矿进口LCE当量约为70734吨,环比增长28.2%。据吴江测算,当前澳矿冶炼成本在96600元/吨,锂云母成本在84000元/吨,外矿出现倒挂的情况时,可能引发部分减产。

  从基本面来看,吴江认为,当前碳酸锂供强需弱的状况仍将持续。“现货价格节节下跌,个别上游锂盐厂前期的挺价态度有所缓和,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降低现货报价,部分锂盐厂仍然随行就市,进行少量出货与预售。”吴江表示,当前市场询盘逐渐回归冷清,仅有部分小厂零散采买。

  展望后市,曾宇轲认为,在当前供强需弱的背景下,可以关注短期供需错配驱动的阶段性行情。“目前市场较为关注8月碳酸锂消费淡季转旺季的机会,三季度末至四季度是锂电终端的传统消费旺季,若电池材料企业集中备货,社会库存可能出现去化。”曾宇轲建议,市场参与者近期可密切关注锂盐厂开工情况、8月材料企业的排产情况,以及现货市场出现的边际变化。

  中泰期货分析师王竣冬认为,当前基本面供增需弱与高库存压力的强现实仍在,同时随着交割月的临近,负基差的期限结构难以为继,预计碳酸锂价格短期偏弱震荡。

责任编辑:张靖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月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2年底正式宣布下线了

  当一些人回到家忙着贴春联、包饺子、逛庙会、围炉煮茶、闲话家常,还有一些人在岗位上用汗水丈量新年的脚步,用坚守承托起千家万户的幸福。

  “扎扎实实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1月2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新春第一会上这样说。

  印尼政府于2022年12月30日取消了除室内和公共交通工具里仍须佩戴口罩外的一切疫情防控措施,并正加快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

  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是推动A股市场IPO取得亮眼“成绩单”的关键因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2022年A股IPO市场融资的强劲表现,也得益于我国积极采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进行总量和结构性调控,为经济稳步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

陈宥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