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对外资汽车品牌一视同仁,而国外看到中国品牌就会感到恐慌?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26 10:26:32

  6月25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在辽宁大连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并演讲。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时,万钢指出,发展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共识,不能因为中间出现波折,就减缓发展速度。“我们还是应该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

  万钢介绍,去年中国生产了3000万辆汽车,其中只有14%是出口的,而出口的重点实际上是东南亚国家,卖到欧洲的数量实际上是少数。这3000辆汽车中,大概有30%是新能源汽车约950万辆,出口的新能源汽车约为120万辆左右,其中还有34万辆是特斯拉、宝马等品牌在中国制造后出口的汽车。

  “其实中国这3000万辆汽车中,有一半是合资和外资独资 企业生产的”,万钢说,这说明中国市场已经国际化了,“现在在搞贸易壁垒,实际上是得不到共识的”。

  “欧盟很多国家也表示反对,包括我在大众的朋友、宝马的朋友,他们说中国现在是我们的健身场和训练场,我们希望在这参加(竞争)”,万钢说。

  万钢回忆说,40年前,自己去欧洲的时候,丰田汽车大量融入,20多年前自己离开德国的时候,韩国汽车也大量涌入,但欧洲汽车品牌没有受到影响,“现在的这个(加征关税),是有一些政治因素的”。

  “无论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还是欧洲汽车制造商、美国汽车制造商,他们合作的意愿要大于竞争”,万钢强调。

  万钢说,宝马、奔驰、大众都有三分之一的销售在中国市场,“我们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牌,但中国人没感到(异样),他们就像我们自己的汽车一样,一视同仁。为什么中国电动汽车走到国外市场时,他们感到惊异,甚至感到恐慌呢?”,万钢说,这是因为汽车的贸易和投资还没有结合在一起。

  “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虽然出口少,但我们可以开始尝试在欧洲投资,这样,中国汽车企业就进入了当地的产业链,加快了全球化进程”,万钢对中国车企提出建议。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的领域有所扩大。中国美国商会总裁近期表示,随着中国消费回暖,已经看到中国经济加速复苏的积极信号,商会将和会员企业一起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春节、元宵节,不少台胞因为工作等原因留在当地过节。因此,鸡山乡台联会成员来到在玉环的两位台胞家中,为他们送上汤圆,带去“家门口”的温暖与热闹。

  合作社负责人邵殿杰介绍,移栽的西瓜、甜瓜秧苗都是从海南引进的新品种,预计2月中旬移栽工作结束,4月份上市后,将销往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等地。

  <span style="font-family: KaiTi;">张跃文,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span>

  在其任内,巴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率2005年前后一度接近9%,GDP翻了两番,国家实力增强走上正轨。

  庆幸的是,考察的过程颇为顺利。在登封,他们发现了王城岗和石羊关两处遗址,在禹县又找到了谷水河和阎寨两处遗址。一个月后,他们抵达洛阳以东的偃师,根据《乾隆偃师旧志》的记载,试图在高庄村寻找商代的第一个王都西亳。在当天的日记里,徐旭生留下这样一条记录:“除酉生(注:同行的考古学家方酉生)在村中坑内得一鼎足外,余无所得。往西走一二十里,未见古代陶片。过洛河南,渐见陶片。至二里头村饮水。”

古智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