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看大陆:山西太原“晋阳奇观”——永祚寺双塔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3 05:06:14

  中新网北京2月6 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了有关山西省太原市的报道,讲述了永祚寺双塔的构造和历史

  报道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永祚寺双塔,是太原城市标志,被誉为“晋阳奇观”。两塔均为13层,高度皆在54.7米以上,每层八角,皆镂刻砖雕装饰,是全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

  巍峨俊秀的永祚寺双塔,位于太原市东南之向山脚畔,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永祚”二字出自《诗经·大雅》“君子万年,永锡祚胤”,意味永远传流、万世不竭。

  永祚寺双塔南北对峙,并肩而立,形成两峰插天、楼阁巍然之大观,既保持了统一的风格,又各有其艺术特色:南塔琉璃剪边,色彩绚丽,轮廓秀美;北塔素砖砌体,雕饰清丽,豪放粗实。

  双塔并非同时而建,首先建起的是文峰塔。北宋初为巩固统治,火焚水淹晋阳古城,而后在其遗址南方建太原县城,百废待兴,人才凋零。太原西北高于东南,官员学士们因此认为“文魁星”所处方位低,必须在城东南建高塔,才能创文运兴盛,于是集资兴建了文峰塔。

  另一座塔是宣文塔,为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皇太后李氏出资所建。据说,这位当年未得穆宗皇帝宠幸的妃子,曾拜妙峰祖师为师,请教乞子求荣之法。妙峰祖师回答说:“造塔、建寺、修桥补路,能大兴这三件善事,必有上天保佑。”李太后便拿出大量金钱资助造塔、建寺。(完)

  如果成功退保可能性高,双方“合作”会进入下个阶段:代理退保人会要求跟投保人签订“保险维权服务协议”或“代理维权服务协议”。

  走到河边,南北方各有一个兵站,阿水不敢逗留,弯着腰走入水中。水底的石头很滑,一不留神,他就被水冲倒了,腰狠狠地撞到岸边的石头上。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河北此轮降雨2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5.36万平方公里,为1963年“63·8”洪水以来的最广范围。全省降雨量折合水量275亿立方米,降雨的最大点发生在邢台市临城县梁家庄村,累计降雨量达1008.5毫米。

  8月26日9时河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7时,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报告》;河南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和防汛气象服务保障Ⅲ级应急响应。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宋贵伦曾担任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11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是中国社会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赵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