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企抢抓机遇布局海南 为自贸港发展贡献“侨力量”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9 09:02:15

  中新网海口6月28日电(记者 符宇群)“此次我专程到海南参加培训班,希望为在荷兰的海外侨胞及企业家带回投资商机。”荷兰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李宏国28日在海口受访时说,此行关注到海南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国际教育合作方面很有发展前景,计划培训班结束后到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考察。

  由海南省委统战部举办的2024年海南省侨资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培训班24日-28日在海口举办。活动包含专题教学及现场教学等课程,帮助侨企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寻觅发展机遇。

  海南是中国知名侨乡,有39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海南省委统战部联合多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吸引更多海外侨胞来海南投资创业。

  多位侨企负责人受访时表示,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多,市场广阔。目前其企业已抢先在海南布局相关产业,希望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前抢占先机。

  因看好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2021年,长年在泰国做生意的刘忠杰和朋友在海南设立一家检验检测公司,主要为相关机构、企业提供国内还未上市的医药、化妆品、医疗器械等检验检测服务。目前其公司已获得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海南自贸港的‘零关税’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将吸引更多药企到海南投资项目。”刘忠杰说,海口近年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有大量药企入驻,他所从事的检验检测业务将有广阔前景。

  海南省新加坡、马来西亚归国华侨联谊会主席黎烨铭目前主要在海南从事天然气、石油贸易业务。他认为,海南自贸港作为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窗口,封关 以后,货物贸易、金融贸易等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近段时间,他经常组织企业到国内外学习取经,“希望能帮助更多企业在海南顺利投资项目。”

  黎烨铭说,海外侨胞尤为关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进展,目前他正推动在海南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到海南投资创业,为海南发展贡献“侨力量”。(完)

  近期是不是接触过新冠病例或出现发烧和呼吸道症状的人,若接触过,自己出现了相似症状,很有可能是被传染的,可以做个抗原检测来确定。

  “对我而言,中国高能所正在讨论的100公里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是一个非常重要、超前的目标,原因很简单,对撞机的能量越高,越能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这将会改变我们对宇宙的基本认识。”

  一直以来,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对保持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保持双方各层级间的沟通高度重视。另一位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军事力量,中美两军关系保持稳定事关区域和全球安全问题,尤其当前中美一线部队会频繁接触,两军高层会晤不仅是战略上的沟通,对一线部队的危机管控也有积极意义。这位专家直言,但现在美方一边侵犯中方的利益,一边要求中方维护其利益,对此,中国不能不表明立场和态度。“如果美国不能端正态度,本着解决问题来进行高层会晤,则根本没有会晤的必要。”

  人口与创新是目前中国的两个关键命题。在新书中,梁建章将其联系到一起,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人口创新力模型”。此外,这本书详细分析并预测了中国未来人口情况和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并就公共政策如何降低生育成本,提振民众生育意愿给出了详细建议。

  吴光辉从小喜好钻研电子设备,本想读电子类的专业。看到学校有飞机设计专业后,他改变了主意——他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出访,租用的是外国飞机,不仅要花费有限的外汇,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学飞机设计,将来可以当总设计师。”

  吕冰洋告诉记者,2000年之后,专项转移支付曾经占比较高,多在30%~40%之间,甚至一度达到44%左右的高位。专项转移支付自然有其优势,但弊端同样明显。“各个部门对口管理相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导致资金使用管理碎片化,容易发生‘跑冒滴漏’。特别是专项转移支付按照项目分配,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在上下级信息不对称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导致资金配置效率损失。”

郑俊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