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策红利及时、精准、充分落地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5-20 17:37:23

  让政策红利及时、精准、充分落地(财经观)

  曲哲涵

  各地区各部门要严守财经纪律,真抓实干,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把资金管好用好,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效果追踪评价

  2023年,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科学确定赤字率水平,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管好用好专项债券,综合运用转移支付、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调节工具,有力扩投资、促消费、减负担、保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当前,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等问题,必须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新的一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要做好加法,坚持“适度加力”,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上做文章。通过更好发挥专项债等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节能减排降碳等,培育发展新动能,催生高质量供给;通过优化调整税费政策,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助力优化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提 高全要素生产率,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壮大经济实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消除经济运行的堵点、卡点,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同时也要做好减法,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用好增量、优化存量,严控一般性支出,做到“可以省的钱都省下来,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乱花”,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还要做好乘法,坚持“提质增效”,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上下真功。要向内挖潜,牢牢把住“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全链条机制这个抓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要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决策共商、效果共评,协同发力、同向发力,使财政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保持取向一致,避免各自为政、合成谬误,把政策红利实实在在送到企业和居民手中,力求实现更多的组合效应、叠加效应、乘数效应,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此前,欧美西方一些居心叵测的政客和舆论企图把中国拖入乌克兰危机的浑水,并抹黑攻击中方的中立立场。但中方多次强调,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正如本月早些时候在G7外长会期间,美国也敦促盟友一致应对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表示,要论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美方是这方面的老手,也是这方面的专家。美方应当反省和检讨自身搞胁迫外交的恶行,而不是向别国乱扣帽子。

  2018年11月,在美旅居了15年的“高高”回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下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养老”,都江堰青城山基地也被称作全球最大的“大熊猫养老院”,基本职责是做好大熊猫的养老科研服务工作。

  2月9日,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澳贸易部长法瑞尔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没有拒绝一家澳大利亚公司提出的新鲜龙虾出口申请,我认为这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积极信号。”法瑞尔不愿意透露第一批澳洲龙虾何时抵达中国,但《南华早报》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龙虾贸易将获准在3月份恢复。

  严跃进认为,以上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淄博房地产市场复苏,但并非关键措施,地方经济才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支撑之一。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当地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应状况。

  在全球经济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凭借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能,承担起“确定性”角色。而对中国来讲,全力拼经济的2023年,外资也显得格外重要。

汪盈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