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做好“古”文章 解锁“富”密码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15 12:10:21

  中新网金华6月13日电 (钱晨菲 陈志恒 龚伊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游玩,我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古建筑和古朴典雅的氛围。”在浙江金华兰溪市兰江街道姚村的一栋古建筑里,外地姑娘陈欣然开了一间叫“般念·心舍”的小店,主营养生、美学等。说话间,她轻轻地敲起空灵鼓,清脆而绵长的鼓声便在古老的建筑里袅袅回旋开来。

  姚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保存着明清古建筑80余栋。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姚村对传统古建筑实施内部装饰改造,让“沉睡”的老房子重获新生,成为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艺术平台。

  兰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古镇古村格局完整,拥有21个中国传统村落。自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以来,兰溪坚持全域谋划、连片打造,把田园、水系、村落、建筑作为整体,进行谋划、保护和建设,带动周边村、特色节点等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走出一条古村落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与乡村振兴美美与共、与村民富裕同频共振的发展之路。

  民为基点,凝聚保护合力,近年来,兰溪把传统村落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村”向“民”延伸,进一步增强全民保护意识,让村民当自家的“老工匠”;出台《古建筑认养实施细则》,按照“谁投资谁受益,产权不变,有偿使用”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开发和保护;在浙江率先成立涵盖企业家、专家学者、 文博古玩爱好者、基层干部、群众等多元主体的51支共计558人的“百姓护宝团”,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各类业态267家,运营维护古建筑433处。

  例如,诸葛镇诸葛村与村民签订古村落保护责任书,通过“一户一宅”置换出核心保护区传统古建筑,归村集体统一使用,建立政府主导、村集体管理、村民人人参与、公司化运作的新模式,形成“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文保员”的诸葛文保做法。

  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兰溪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通过培育特色线路、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等多种形式,让旅游成为活化古村落的重要载体。

  游埠古镇通过修缮利用古街传统建筑,借助“摄影+美食”“文旅+美食”等载体,打响早茶街品牌。据统计,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游埠古镇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同比增长76.1%。

  在熙熙攘攘、香气扑鼻的早茶街上,来自重庆的游客王建平说:“我和朋友们慕名而来,早上6点多就到游埠古镇早市了,只为品尝这里的特色早茶。”

  不仅如此,当地还通过跨市联动,创新共富途径。兰溪诸葛镇与建德大慈岩镇、龙游横山镇接壤,随着半小时交通网构建完成,交流日益密切,随之建立党建“共富联盟”,统筹旅游资源,推出旅游联票机制,串联三地两个景区镇、八个景区(城)及数十个中国传统村落,形成具有明清古韵的特色旅游路线。去年,“明清古韵·浙硒莲盟”成为浙江首个三地联创县域风貌区。(完)

  出台实施便利企业生产经营14项新举措。改革优化水陆空口岸边检通关模式,对国际货运船舶实施到港“零等待”作业、离港“零延时”验放,全年为国际货轮一次办妥入境、出境边检手续3万余艘次,免办港口移泊边检手续9.2万艘次,允许国际集装箱班轮在国内港口间临时改港260艘次,为出港试航后即交付的新造或完成维修国际货轮直接办理出境边检手续929艘次,为国际航行船舶节省通关时间34.3万小时;对国际货运列车实施随到随检、即检即放,全年服务中欧班列快速通关1.7万余列次;对国际货运航班实施“好来快走”检查模式,平均节省通关时间30分钟/架次,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2017年,返乡创业的戴巧红参与巴南区创业大赛并获奖。巴南区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戴巧红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并给予6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支持,得益于此,戴巧红的花椒产业正式启航。

  <strong>冰层厚度未知 无人管理和救援 短视频博主推荐</strong>

  “乘客当时很好奇,觉得这件事挺浪漫,久而久之,有越来越多的乘客在车上留便签。”本想关上车门自我调节,没想到却成了一间相互治愈的“心理分享室”,周文昌很意外也很激动,便在车里常备便利贴和笔,供乘客留言。就这样,周文昌驾驶着浪漫出租车巡游在泉城的大街小巷,到现在已经有600多天。

  据熊斌介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平时服用的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当所用药物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会造成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的蓄积,另外有些药物有较强的肝毒性,稍有不慎就可以对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

发现12名家人站在路边等候。

陈建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