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必须创造一种制度让控股股东把注意力放在企业发展上,而不是减持上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2 14:04:38

  “中国商业20年跃迁与创变 引领新商业文明——暨《商学院》创刊20周年论坛”6月12日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出席并演讲。   

  吴晓求坦言,过去市场的确存在着排队上市的现象,也存在着三年一到大股东以上的股东,包括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都开始减持的现象。中国上市公司过了三年,大约有60%左右都在减持,其中还有40%是央企和国企。

  “比如最恶劣的就大家看到的ST美尚这类企业,彻底减持完了就变成几分钱了,就拜拜了,如果按照这种机制下去,中国市场不会有前途。”吴晓求,必须创造一种制度让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把注意力放在企业发展上,而不是减持上。这次新国九条之后对于减持规则,5月28日专门公布了股东的减持暂行规则,这里对过去的规则做了重大的修改,这个方向是对的。

  但他同时认为还缺一个指标,就是无论是初始融资还是再融资,之后的创造利润要有一个比例。“虽然我们新的减持规则里面已经对分红提出了要求,但是它没有对总量提出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减持规则市场化, 要让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要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自己的财富也有成长,而不是说只是让自己能够大量增加财富,而社会没有增加财富,这是肯定不行的。”

  吴晓求强调,减持规则要严加执行,所有违背减持的都要重罚。“不是说违背减持把你那个利润上缴上市公司,这个不行,这是最起码的,那它就没有任何损失,没有任何处罚,实际上还要有一个对他的违背减持规则行为的处罚。”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王翔

  详戳→<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s%3A%2F%2Ftyj.fujian.gov.cn%2Fzwgk%2Fxwzx%2Fsxdt%2F202303%2Ft20230306_6126677.htm" target="_blank">https://tyj.fujian.gov.cn/zwgk/xwzx/sxdt/202303/t20230306_6126677.htm</a>

  袁孝亭曾参与教育部在2022年的专家调研,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将中学地理课升级为地球科学课的建议,对基础教育的确有很大好处,但目前想要实现“并不现实”。背后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地域文化等人文和区域地理,与公民教育密切相关,改名后,这部分内容难以划在地球科学范畴之下,将无处安放。

  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级统筹、地市组织实施的工作体系,协调安排好本地体育考试工作,<strong>可结合属地学生新冠病毒感染比例、感染高峰时间、疫情形势变化以及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科学安排学校体育考试时间、组织形式、考核项目、考试方式、赋分方式等。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考核项目。因疫情影响调整学校体育考试,要组织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领域专家进行综合研判评估</strong>,广泛征求并听取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等群体意见,及时向社会公布,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的地理课始于1904 年,课程名称沿用至今。科学课和地理课,是国内中小学生接受地球科学教育的主要渠道。初中地理包含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四部分,高中地理主要划分为自然和人文地理。

  孝感市2023年体育中考总分为50分。<strong>取消长跑测试,该项以满分15分计入体育中考总分</strong>。长跑测试取消后,现场测试2项,分别为一分钟跳绳(10分,测试半分钟)和学生选考项目(10分,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自主选1项),评分标准不变。另外,含学校平时成绩(15分)。

  教育部征求了地理、地球科学等领域专家,但各方分歧较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学地理课程具有一定综合性,改为“地球科学”,会把人文地理排除在外,而且“地理”课程名称有普遍国际认可度和社会接受度,尚不存在更名“地球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有专家赞同提案,认为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更为宽泛些,改为“地球科学”更加贴切。

李珮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