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硫酸铵出口“热” 吞吐量再次刷新纪录

来源: 砍柴网
2024-06-28 05:26:50

  中新网莆田6月27日电 (吴志 林孟)海风轻拂,碧波荡漾。26日,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港区6号泊位,巨大红色门机正忙碌地将雪白的硫酸铵,装载至靠泊的伯利兹籍“新中瑞17”轮,计划装载量达14000吨出口泰国,一派繁忙的装运景象。

  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以来,该口岸硫酸铵吞吐量已超过151万吨,同比增长76.83%,再次刷新纪录。

  作为“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莆田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成了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台湾海峡两岸的重要节点。作为福建省内最大的硫酸铵集散基地,秀屿港区通过“水水中转”“散改集”等方式,已将硫酸铵出口至印度、巴西、土耳其等12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农耕生产。

  硫酸铵,俗称肥田粉,是一种优质的氮肥,以其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据现场监护的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蔡文彬队长介绍,硫酸铵不仅具有极高的农业价值,还是一种出口型高附加值外贸货种。去年,秀屿港区更是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批经营“澳大利亚散装化肥”出口作业资质的港口。

  近期恰逢雨季,给具有极强溶水性的硫酸铵装卸带来不小挑战。为此,秀屿港区加强与边检等口岸管理部门沟通协作,密切关注船舶动态,实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通过统筹规划现有泊位、科学调度船舶靠离泊、及时合理调整生产作业线等措施,保障装卸生产连续性、高效性。

  为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莆田边检站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推行国内移泊“免手续”、短时靠泊“一次办”等惠民举措,落实口岸监管一体化、诚信管理积分制办法,为农用物资出口提供“即报即检、即靠即作、即检即离”的高效通关服务。

  莆田边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举措的实施,极大地缩短了外轮在港停留时间,确保硫酸铵等农用物资的及时出口,有效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2023年,秀屿港区的硫酸铵吞吐量突破200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完)

  湖南统一战线坚持把迎接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喜迎二十大、同心跟党走”主题活动,依托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各类培训主体班15期、覆盖1800余人次,举办“同心大讲堂”4期,及时向党外人士通报情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墨西哥埃尔富埃尔特镇——

  2月2日,日本政府就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在福岛县举行说明会。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不少与会人士提出严厉批评。福岛县广野町町长远藤智表示,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排海计划“只顾时间表”、无视民众关切。要解决问题,只有推进全国范围内的讨论,才能消除渔业从业者的担忧。

  朱凤莲表示,自1月7日“小三通”部分复航,为金门、马祖同胞返乡过年、与家人团圆提供了便利。截至2月6日,两岸船舶共往返78班,载客5169人次。其中,厦金航线共62航次、4736人次;福马航线共16航次、433人次。

  <strong>双双闯进诗词大会</strong>

  <strong>坚持创新驱动。</strong>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催生出许多新的文化业态和消费场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文化领域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开辟发展新赛道的重要决策,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内容、业态、模式和场景创新。笔者认为,要加强科技创新,把握科技发展趋势,集成运用新技术,促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要加强产业创新。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推动图书、报刊、演艺、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业态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二三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加强管理创新。打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界限,整合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数据,构建新型文化产业数据管理服务体系,推进文化系统内部数据的互联互通;要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鼓励各类文化机构和广大网民依托网络平台依法进行文化创作表达。发挥文化数据生产要素的创新引擎作用,支持法人机构和公民个人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开设“数据超市”,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通过文化数据的交易实现文化数字资产确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创新潜力充分涌流。

蔡宜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