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两会“新生代”履职记:看见时代“新”力量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2 04:11:59

  中新网杭州1月25日电(汪恩民 奚金燕 林锘)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随着浙江进入“两会时间”,多位新生代企业家也再度开启了履职之旅。聚焦未来产业、营商环境、提振消费,来自经济界别的青年政协委员,围绕“省之大计、民之大事”,以独特的视角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国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并不是简单贡献更多GDP,更要在痛点难点堵点上加快探索。

  两会期间,浙江省政协委员、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宏胜饮料集团总裁宗馥莉提出了搭建“企企”互信信用体系的建议,希望为进一步优化智能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宗馥莉表示,近年来,浙江不断出台各类企业服务和简化审批流程的举措,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然而浙江市场主体数量庞大,不同细分行业与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需求各有差异,比如支撑企业互信的市场信用体系还有待健全。

  宗馥莉建议,打通政府、社会、市场,共建信用数据一体化智能化平台,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共享和执行体系,如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自然人和法人信用评价机制等,对企业的失信、信用修复行为做到实时更新。同时,畅通涉企信用违规投诉举报渠道,明晰恶意举报处罚和举报有功奖励机制,依法依规对事件责任主体实施惩戒,就处理结果进行公开曝光。通过加深监管透明化,构建信用导向营商环境。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多措并举扩大消费”。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锦华认为,民营企业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吴锦华是一名“90后”。参加两会前,他还在全球“飞来飞去”,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感知经济脉动。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吴锦华认为,只有消费提升,需求回暖,供需平衡,价格稳步上升,企业盈利增加,才会加强投资意愿,带动就业,提高职工收入。因此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挥主体责任,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协同政府、社会共同推进消费增长,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他建议可以从提升职工保障入手,为职工和职工家庭提供补充医疗、商业保险等福利,增加安全感和确定性。随着职工保障和福利措施的完善,企业招引人才也更具竞争力。

  吴锦华还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发扬企业家精神,为职工和家庭提供更好的保障。保险公司可以有针对性设置保险项目,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职工保障。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发力,不仅能够增加职工的消费信心,还能进一步刺激消费市场,推动经济增长。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圣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罗力成对此倍感振奋。

  罗力成是一名“85后”企业家,对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未来产业颇为关注。在他看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未来产业更具有前沿性和变革性,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支撑作用也更加强劲。

  然而,如何做好未来产业长期培育和健康发展,仍任重道远。一方面,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力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和市场生态环境。

  对此,罗力成认为,要做好战略规划,在发展路径上做到生产性服务业与未来产业紧密协同,如结合浙江产业特色打造 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数字贸易等一批全球标志性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创意设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商务服务等,在新兴领域形成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生产线服务业体系,支撑浙

  此外,罗力成还建议,浙江要在打造平台高地上做好要素支撑,研究出台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行动方案,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深化探索先导区建设模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完)

  当日,由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十六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李家超在论坛致开幕词时作上述表示。

  泰国民航局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将有约338个来自中国的航班将飞抵素万那普机场,其中1月份将有98个航班,2月份将有144个航班,3月份将有96个航班。泰国旅游局表示,中国游客回流将进一步提振泰旅游业,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赴泰中国游客将达到30万人次,全年接待中国游客将达到500万人次。

  至于美国出台所谓“年度国防授权法案”,马晓光表示,我们阻止台美军事勾连挑衅升级,是为了维护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台湾同胞和平安宁的生活。

  我心中的英雄还是演员

  据介绍,今年目标是要把股市日均交易值翻倍,即增加至100万美元。今年新上市证券和债券数目也要翻倍,即增加至14宗。

  郑立和工友们在150分钟内,一寸寸地移动,确保打磨精准。雨水浸湿了衣裳,身上微冷,但他们的心是火热的。“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关键是能保证线路安全畅通,我们的付出就很值得。”郑立擦擦额头上的雨水,开心地说。(完)

刘宝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