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投产

来源: 奥一网
2024-06-29 14:16:59

  中新社福建莆田6月28日电 (诸葛瑞鑫)全球首个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28日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水域投产。

  该项目将漂浮式风电与深海养殖模式融合,为深远海绿色能源立体化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也标志着在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开创“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海洋经济开发应用新场景。

  “国能共享号”由漂浮式风机和养殖网箱融合组成,包括浮式平台、4兆瓦浮式风机、系泊系统等。项目通过采用三立柱半潜式平台设计,不仅在其平台上安装了一台4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同时还巧妙利用平台中间的六边形区域进行深海养殖,养殖水体约10000立方米。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科技信息部副主任范晓旭表示,平台海上风机所发电力可以保证电力稳定供应,确保养殖设备的持续安全运行,实现“以电养鱼、以渔养电”的良性循环。

  据介绍,投产后的“国能共享号”4兆瓦风电机组满功率运行一天可发电9.6万千瓦时,约能满足4.2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一个养殖周期的 鱼品收入可达到数百万元人民币,实现新能源发展与传统海洋经济共享共进。

  据了解,在“国能共享号”的开发建设中,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探索形成了一种适合中国海域的漂浮式基础型式,平台设计获得中国船级社原则性批准(AIP)证书,其设计成果通过中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等业内专业机构审查验证,具备抵御15级台风的能力。

  此外,该项目首次将高分子聚乙烯纤维、氟膜材料和船体连接张紧器等新材料应用于漂浮式风电领域,推动了海洋养殖与风电设备的升级换代。(完)

  “各地疫情的反复让大家都看到,退改、熔断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有些产品准备了很久,结果疫情一来全都改变了。所以旅游业者们需要去寻找一种相对稳妥的方式,因此本地消费成为相对保险的方式。但这样一来,也对旅游业者提出新的要求,即原本做出境游、长线游的员工又要开始转型做本地产品,这里面的服务和商业逻辑都是不一样的。”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

  <strong>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strong>2022年12月31日报道称,中国正在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快推动2023年经济增长。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计划通过提升对创新型、高质量产品(特别是绿色产业)的新需求来刺激消费,扩充国民对低碳产品的需求。文章援引中金公司的分析师评论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转向由数字和绿色经济主导的发展模式。

  “走出去既带回了订单,也让我们看到了外贸复苏回暖的希望。”越洋物语(大连)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刚说。

  2022年10月以来,乘着市场炒作“信创”、数字经济概念,英飞拓搭上相关概念后股价大幅飙涨。数据显示,2022年10月12日,英飞拓股价涨停,随即一口气拉出7个涨停板。稍作歇息后,12月1日,英飞拓股价再度涨停,并开启了整整一个月的上涨。2022年12月,英飞拓单月累计上涨129%,月涨幅高举全市场第三。进入2023年,英飞拓两个交易日再度收涨逾16%,成为“跨年妖股”。

  在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字化改造让万锭用工减少到10人左右,产量却提升20%以上。公司董事长周晔珺说,生产流程的持续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还积累了科技实力,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strong>多款重磅肿瘤药、罕见病药参与竞逐</strong>

黄玉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