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全国首届法律手语本科生毕业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2 06:13:29

  日前,确认自己被成都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院录取后,田羽涵第一时间联系四川省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我会法律手语,9月份来成都读研究生,今后如果有涉及聋哑人的法律援助,可以通知我。”

  田羽涵是全国首届法律手语本科毕业生。她就读的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是全国高校首个本科法律手语专业人才培养实验班。

  西南政法大学从2020年开始,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每年从新入校本科生中选拔40人进入实验班,接受“法律+手语”系统学习。“全国有2700万聋哑人,深化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法律手语专业人才培养。”学校党委书记樊伟说。

  一所普通高校要培养法律手语本科生,遇到的困难有些是“可想而知”的,也有些是难以预料的。实验班前3年都有手语课,除了基础手语,还要学法律手语。没有现成的教材,学校就组织导师团队搜集、整理、开发法律手语,编写了第一本包括890个核心词语的法律手语教材,还在慕课平台上推出了20堂法律手语课。学校没有会手语的教师,9位手语教师都是从校外特聘的,上课时间只能安排在周末。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高一,是9位校外特聘手语教师之一。每次轮到自己授课,他都要坐头一天晚上的火车从成都赶到重庆,第二天上午再上整整4个小时的课。“口干舌燥两手酸。”高一这样描述每堂课后的感受。

  实验班的同学自己琢磨出了一些学好手语的方法。他们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双手并用“背诵”新学的词语和句子,还自动组成“手语小组”相互“切磋”。“时间久了形成条件反射,每次经过教学楼门口的正衣镜时,双手都会下意识地动起来。”实验班大三学生姜浩然笑着说,现在只要见到有人用手语,自己就会忍不住上前交流。据了解,目前已有12位同学通过审核进入重庆市聋哑人法律援助手语翻译人才库。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公共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方向,探索总结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本报记者 张国圣)

  2023年,全球或仍将继续纷乱,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阴霾难去。囿于自身结构性矛盾冲突难以解决,一些国家恐会进一步挥舞保护主义大棒,继续出台贸易保护、投资排斥等政策,为世界性割裂、脱钩“摇旗呐喊”。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已经让人们看到,不合作、不协同、不互助只能让大家都不受益甚至受害,地区冲突频频发生就是明证,许多国家内部爆发的种种冲突也已说明了这一点。但某些国家仍难以脱出搞小圈子、冷战思维的“路径依赖”。二战已过七十余年,以世纪百年计,世界或已步入中年危机。2023年,世界经济阴霾不退,国家间和各国内部的分化还会加大,社会面所受到的经济分化影响会愈加明显,从而让各国的内生问题继续加重。在此形势下,全球治理危机愈发凸显。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已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明晰方案,将“办好自己的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也为世界经济穿越低谷,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机遇。

  目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和能力评估工作已覆盖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中心城区4574个城镇社区,涉及7大类20项5.6万个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初步建立浙江全省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

<strong>  更大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strong>

  在疫情防控优化调整下,浙江多地商圈逐渐“回暖”,线下消费正按下回暖“加速键”,市民纷纷走上街头、进入商场,开启“消费模式”欢度新年。

  一是实现国产供应链自主可控,保障产业安全。经过“十二五”“十三五”攻关,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与驱动、控制器)已实现产品化和批量化国产替代,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超过65%。机器人专用传感器实现产品化,初步实现小批量应用。核心零部件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培育了多家核心部件骨干企业。但不容忽视的是,机器人操作系统和数字孪生软件还处在起步阶段,谐波减速器还没有实现全部自主,机器人通用芯片、部分传感器专用芯片、机器人研发设计EDA软件仍然面临断供和缓供风险。实现机器人核心软件、核心部件国产化,打造高品质供应链,是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内蒙古大兴安岭1月6日电 题:兴安岭上的“冷极人家”:林深不知处,渐成“桃花坞”

卢宝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