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来客进博会“巡馆” 共赴夜幕下的“四叶草”之约

来源: 澎湃网
2024-06-03 09:14:31

  每天,进博会的展馆会在晚上六点钟左右闭馆,短暂休整以待次日来客,过去五年一直如此。而就在昨天(5日),第六届进博会的开展首日,夜幕降临后的“四叶草”却依旧灯火通明,它迎接的是一批特殊的访客。

  晚上七点半,对于因为进博会而聚集在上海的八方来客来说,正是充分感受这座活力之都的好机会。但是眼前,来自全球18个国家,近100家跨国企业的160多位高管,却放弃了繁华的外滩,选择留在已经闭馆的“四叶草”里。

  参展商 武尾敬三:这是我第三次来,但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机会看完整个展馆。

  对于这些日程忙碌的全球高管们来说,完整的逛一次“四叶草”,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期待 。因为大家的热情,六年来,进博局第一次举办了这样一场特殊的“巡馆”。

  参展商 古斯塔夫·萨尔福德:我非常期待整个展览,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司以及不同的产品和创意。

  参展商 胡凯诚:我非常兴奋。我们是一家能源行业的美国公司。今晚也是许多国际企业家和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会面的大好机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建立更多的关系和国际贸易的机会。

  巡馆开始,已经接近八点。在观光车上,记者又遇到了刚刚见到的胡凯诚,和他同一个车的是百事公司的高管石家齐。这是百事公司第一次亮相进博会。原本以为他会对场馆相对陌生,然而到了第一站,食品馆,石家齐一下子来了精神。

  话题从美食开始展开,一个小时的巡馆之旅,两个原本毫不相识、行业也完全不同的高管,热络地聊了一整路。一个说着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自己的企业要研发可回收的塑料瓶,可以减少41%的碳排放,另外一个就会同样讨论起能源绿色转型,在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参展商 胡凯诚:能源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我们需要这么多的合作伙伴和技术才能让一切运转起来。所以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竞争对手,这些都是我们所有人潜在的技术合作伙伴。

  看到自己国家的展品,就会主动向对方介绍,看到感兴趣的展品,就会一起拍照,聊到最后,两个人甚至互相加了微信。这是他们来到中国之后学习到的新技能。

  参展商 胡凯诚:我们今天第一次见面,而且我们发现,我们都在中国待了42年。每个人都因为同样的原因来到这里,这是所有国际企业和中国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的绝佳平台。

  参展商 石家齐:这是一个让人们聚在一起,相互联系,思考新的想法、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的地方,你可以带给这个国家,也许还可以提供给世界其他地方。

  参展商 古斯塔夫·萨尔福德:我还非常有精力,因为我今天做的一切,包括认识新的人,看到新的东西,都充满活力。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如果可以,明天就想再体验一回。

  巡馆结束,已经过了晚上十点,现场仍然有很多高管没有离开。这是进博会的魅力,我们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我们搭建平台,让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企业交流合作,让发展成果惠及得更深、更远。

  陈元所工作的青溪火车站,是沪昆铁路线上的五等小站,属于铁路等级最小的车站。陈元已经59岁了,这是他参与的第42个春运。不到10个月就要退休了,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公里”,他仍然在铁路车务专业“关键岗位”上,守护旅客平安回家路。

  活动中,中小学生在社教老师的带领下,开启“兔年讲兔、共绘百兔、穿越寻兔”之旅。目前摆放在博物馆一楼的“百兔图”,就是孩子们在活动现场绘制的。“在社教老师发问、孩子们举手参与的过程中,《嫦娥奔月》、兔年生肖等故事都会深入孩子们心中。大家凭借着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属于这个春节的兔子。”姜欢说,将这些画放在馆内展示,也是为了激励孩子们积极走进博物馆。

  <span style="color: #888888;">受访者供图</span>

  吴飞说,以前看到别的球队夺冠时,会想自己哪天能代表什么球队拿下中超冠军,但只是一瞬间的想法。

  2017年5月,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自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首次担任东道国。在会上,我国提出了南极“绿色考察”倡议,首次发布了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中国的南极事业》。

  论文通讯作者、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玛丽亚·霍尔德(Maria H?rhold)和合作者一起,从北格陵兰走廊的5个考察站点重新钻取冰芯,重建了公元1100年至2011年格陵兰中北部的温度。他们指出,格陵兰中北部近期的温度比之前1000年更高。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平均而言,2001-2011年的重建温度比1961-1990年期间高了1.7°C,比整个20世纪高了1.5°C。

刘志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