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上新!5G-A商用加速会带来哪些新玩法?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27 22:05:26

挑谷绘香里「残存記憶ですcそれは」と僕は言って笑った。レイコさんも笑った。  当天,杞县还举办了现场招聘会,75家用人单位提供2万余个工作岗位,招聘活动将从1月份持续到3月份,其间,将开展200余场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FCojKO-CuqjJNQrjgyB2LP43NQa-“硬科技”上新!5G-A商用加速会带来哪些新玩法?

  被称为亚洲信息通信行业风向标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昨天(26日)在上海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透露,我国5G基站总数已占全球六成。

  我国5G基站数量占全球六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赵志国:截至2024年5月底,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总数达383.7万个,应该说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5G的用户数也占到了全国移动通信用户数的50%以上。

  赵志国表示,我国5G应用案例数累计超过9.4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等行业已实现规模应用。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数超过了1.3万个,为全球制造业可持续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主办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发布的《中国移动经济发展2024》报告预测,今年年底,中国的5G连接数将突破10亿大关,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5G连接将占全球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5G前沿产品亮相 虚拟场景可感可知

  在昨天开幕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众多5G前沿产品集中亮相。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大家看,我现在戴的这个头盔和手套,叫五感交互设备,我现在其实是已经进到了一个虚拟世界里,不仅能够看到各种物件,还能够去拿起它。您看我现在是拧开了一个水龙头,还能够去感受到水滴在我手上的感觉。我现在又拿起了一个灭火器,能拧开它,在这模拟消防培训的场景。未来,这样的技术和可感知设备连接起来,就可以应用在更多的像医疗、教育等各种场景中,让虚拟的体验变得更加可感可知。

  正是基于5G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和泛在网的特点,让五感交互设备成为可能。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现在工作人员是接通了我们的电话,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我就可以实现实时的通话,而且这个效果是裸眼3D的,感觉可以面对面沟通,非常具有沉浸感。

  毫秒级时延 5G-A加紧部署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世界移动通 信大会上,5G-A技术成为热点话题。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我在现场发现了一款可以沉浸式看球赛的电视,叫作XR空间观赛,只需要戴上这样的头显设备,1秒钟就穿越到了比赛现场。不仅可以看到高清的实时球赛,还能够看到实时的赛况等数据,非常高清,而且可以做到低时延,带给我们更加沉浸式的观赛体验。

  XR空间观赛的实现,正是基于5G-A的技术。5G-A也被称为5.5G,是5G向6G发展的演进技术,比5G网络性能更出色,理论峰值速率能达到10G。

  目前,各大运营商正加速布局5G-A。中国移动负责人在大会上宣布今年启动5G-A建设,年内将在300个城市实现5G-A商用部署。

  中国移动计划建设部副总经理 边燕南:首批将在18个省份部署500个5G-A通感一体基站,并在广东、福建、安徽等十省份构建创新示范基地,开展面向低空、水域、陆地三大领域的组网规模试验,充分验证产品和网络能力。

  5G-A具有毫秒级时延和厘米级定位精度,并引入通感一体、人工智能等技术,能更好地匹配车联网、高端制造、全场景感知等应用。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 王翔:我们现在和三大运营商在25个省份展开了5G-A的合作,最典型的就是我们解决带宽问题的,比如说和央视春晚的合作,让大家在看春晚的同时能享受高清的直播,以及AR、VR的直接的叠加。

  华为运营商业务首席营销官 宋晓迪:2024年我们也发布了完备的5G-A解决方案,我们也正在和运营商推广轻量级的5G-A物联网络。国内的运营商已经开启了商用,预计未来的规模也会达到千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在大会上也表示,中国将系统布局5G-A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和产品研发,并加快推进商用的部署。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为稳住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作为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投资是扩大需求的有效手段,也对优化供给结构发挥关键性作用,必须努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以高质量投资支撑新时代首都发展。

  浙江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今年重庆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23个,年度计划投资较上年初增长18.5%;吉林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会议,全力解决项目困难,掀起建设热潮……各地真抓实干,努力将“规划图”变成“实景画”,利当前、惠长远。

  从5G基站到公共交通,从土木工程到工业互联网,从城市建设到太空基地,中国的基建事业遍地开花,小到产业链末梢企业、建设者个人,无一不展现出“基建人”为建设美好生活不惧风雨,以微小“身躯”凝聚实体经济发展的澎湃伟力。而在“基建人”逐浪而行的背后,不止有无数个敢闯敢拼的动人故事,还有金融活水为基建工作发展持续注入的不竭动能。这些力量不断汇集,在奔涌的新时代下,共同助力书写中国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