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花炮之都”湖南浏阳“周末焰火”释放城市魅力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7 11:34:30

  中新网浏阳12月28日电(袁安)今年以来,“世界花炮之都”湖南浏阳通过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推动花炮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不断擦亮“世界花炮之都”品牌。2023浏阳创意焰火活动共开展49场,其中周末焰火33场,累计吸引游客逾300万人次。

  “今年周末焰火全新启航,对提升城市形象、活跃市场经济、促进花炮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12月22日晚,冬至之夜,青绿的山峦、幽静的廊桥、浩渺的江河……一幅宽达五百米的“千里江山图”烟花画卷在夜幕中徐徐展开,演员们在山水画卷中翩翩起舞,古韵之美呼之欲出。层层绽放的花火间,观众沉浸式感受东方美学。

  “我们突出烟花的立体布局,通过水上浮台、地面特效、高空礼花三个燃放阵地,让‘青绿之美’在夜空中铺展。”山枣烟花燃放总监汤国文介绍。

  今年2月以来,浏阳每周六在天空剧院、浏阳河城区段等地推出沉浸式焰火秀,让八方游客感受“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魅力。截至12月24日,浏阳周末焰火已开展33场,累计吸引游客逾3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逾万人次。

  “相约浏阳河周末看焰火”品牌持续擦亮,“世界花炮之都”的城市名片愈发闪亮。在浏阳执政者看来,周末焰火的举办,在提升浏阳城市形象的同时,也为浏阳经济发展提速、花炮与文旅产业融合增添了强劲动能。

  据统计,每场创意焰火活动都为浏阳带来了超3万名游客,其中浏阳以外游客占比95.06%,拉动文旅消费逾2000万元,有效助推了“夜间经济”快速增长,辐射带动了浏阳乡村旅游和餐饮住宿业全面发展,形成“白天游乡村、晚上看焰火”休闲模式。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浏阳实现旅游产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88.48%。特别是第十五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期间,烟花爆竹产业博览会吸引3.5万人次观展,交易额超10亿元,为浏阳发展贡献了强大节会力量。

  此外,浏阳成功入选了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以天空剧院为核心形成的“焰遇浏阳河”文旅消费集聚区获评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临近元旦、春节,烟花销售也进入了旺季,浏阳各个烟花企业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碌时段。在周末焰火带动下,浏阳花炮产业产销两旺,预计提前两年就能实现浏阳花炮产值过500亿元的目标。

  随着创意焰火秀影响力不断扩大,安徽、贵州、山东、四川等地政府纷纷来浏阳考察创意焰火模式和成功经验。目前,浏阳焰火燃放企业已与国内百余个景区、景点进行合作,有效延伸了产业价值链。

  浏阳创意焰火秀不仅带动了全国燃放市场爆发式增长,也助推了一些省市“禁改限”政策出台,各地通过现场体验周末焰火秀,重新认识了烟 花爆竹。

  浏阳周末焰火还成为焰火燃放企业的“练兵场”,大幅提升了执行单位的创意设计、编排水准,为中小型焰火燃放企业从“本地放”到“出去放”积累了宝贵实操经验。据统计,浏阳燃放企业全年共执行国内外大型庆典活动1500余场次,占据了全国90%以上市场份额。

  2024年浏阳周末焰火将继续举办。浏阳将持续提升焰火品质,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浏阳焰火向国际前沿和主流审美靠齐,持续放大“世界花炮之都”产业品牌影响力,提升“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城市魅力。(完)

  油车占电车充电车位,在国内绝大部分地区并无违法;即便个别城市立法规定油车不得占用电车充电车位,并设定相应违法成本,但现实中可能很难有足够人力来让相应法规落地。当前油车占用电车充电车位的原因多种多样,解决油车占用充电车位问题,只能一一对症下药。

  2022.07 免职

  蓝天立表示,广西愿与文莱以此次签署《备忘录》为新起点,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高水平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加快建设等重大机遇,巩固港口物流、渔业养殖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推动民心相通,把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双示范项目。

  《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

  “我的爷爷来自中国,我们家还保留着春节发红包的习俗。”来自印尼的婉徽(Karen Chow)今年18岁,她告诉记者,每一年的春节,长辈们都会给孩子发红包,“春节那一天家里人也会聚在一起,团圆是我对春节最初的认知。”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焦点访谈):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从正月初三开始,全国各地持续迎来节后出行客流高峰。目前,春运已过半程,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行保持平稳,运力配置充足,应急保障有力,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截至2月1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0.29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6.9%。除了客流量短期内激增,今年春运还有哪些新特点?又该如何保障旅客平安健康顺畅出行呢?

朱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