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看大陆:辽宁锦州非遗百花齐放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2 10:10:56

  中新网北京11月20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了关于辽宁省锦州市的报道,介绍了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报道指出,锦州义县撕纸是一种制作方法很特殊的纸艺门类,在民间流传久远。撕纸艺术以各种纸张为主要材料,采用撕、拼、叠、撒等手法,制作平面或半立体的艺术品。

  撕纸不用剪刀和刻刀,虽不比剪纸作品光滑工整,但其参差不齐的线条蕴含妙趣天成的韵味,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义县撕纸代表性传承人许会春将隶书、草书、行楷等书法艺术融入撕字中,参照书法的笔体撕出字,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典型的民间草根手工技艺,也是早年间民间节庆、婚礼、生育、祈福、祭祀等不可缺少的面食艺术品。锦州地处辽西走廊,是人口迁徙和商贾云集的重要交通枢纽,面塑技艺便由中原传到此地。锦州面塑延续了北方人豪放的特点,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和花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历史悠久,主要起源于医巫闾山满族人祖先对山林、动植物、图腾、始祖神的崇拜观念。剪纸展现满族风俗,表现出中原农耕文化与医巫闾山山林文化的融合。(完)

  郑州读者王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2年7月他曾在中图网淘到一本知名学者、藏书家韦力签名版《古书之美》,这本书是知名作家庆山(安妮宝贝)与韦力的对谈集,讲的就是怎样收藏古书。王先生也是一名古书收藏者,他把购得这本签名书视为“对藏书家的敬意”。

  往年随着天气变热,中药材销售本该进入淡季,但今年6月以来,中药材价格却在一路狂奔。据报道,近期,国内超过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鸡骨草等个别品种年涨幅甚至达到400%~900%……

  7月28日,她前往济南参加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图书行业做了18年,疫情过后,她本来期待今年下半年生意好起来,库房已经大量备货,为此做准备。展会还没结束,雨大起来了,她担心之后路不好走,决定提前回涿州。到家后,7月29日16时,涿州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Ⅰ级应急响应。

  根据2022年的贸易数据,锗和镓最大的进口国还真不是美国,而是德国。而中国宣布出口管制这两种材料,其实也没说停止出口。只不过出口的程序、办法变了。

  2日傍晚6时,城叔终于拨通了洋泗庄村村支书任保健的电话,对方信号断断续续的,只听见他说:“现在水太大了,我们救援进不去,人员还在陆续转移过程中。”

  一名资深中药材业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近30年,每一轮中药材价格上涨前,都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资本没有投资产品,开始把中药材当作金融产品炒作。千万级别的资本就可能导致一个中药材品种价格翻倍上涨。“近两年进行中药材炒作的资本规模累计至少数十亿元,甚至更高,中药材价格怎可能不暴涨?”这名资深中药材人士分析说。

吴东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