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6岁以下儿童乘电动自行车应配安全座椅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3 14:16:01

  中新网6月1日电(记者 张尼)“有的家长在电动自行车的踏板上放置小板凳,让儿童坐在上面,一旦紧急刹车,儿童的头便很容易撞在车子的硬物上,而儿童站在踏板上会因为缺乏保护,极容易被甩出去,”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研究部讲师朱弘昊日前提醒。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儿童健康成长话题备受关注。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儿童道路安全研讨会上,儿童安全座椅使用与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成为与会专家热议话题。

  道路交通伤害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大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底发布的《2023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道路交通伤害仍是全球5-29岁儿童和青年的第一大死因,平均每分钟就有2人死于交通伤害,每天死亡人数超过3200人。

  在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是1-14岁儿童的第二致死原因,是15-19岁青少年第一致死原因,平均每天有10名孩子(0-18岁)会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3名孩子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到伤害。

  近年来,伴随着电动车被越来越多家长用来接送孩子,乘坐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发生交通伤害的主要交通方式。

  朱弘昊表示,儿童乘坐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未能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未安装配备安全座椅。

  朱弘昊特别强调:“6岁以下儿童搭乘电动自行车,家长在车后安装配备有安全带的安全座椅更安全。”

  不过在专家看来,目前在我国,非机动车儿童约束系统的国家标准亟待完善。

  2012年7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正 式实施。但截至目前仍未有针对非机动车儿童约束系统的国家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张冬阳表示,正是因为非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关监管也有待完善,造成市场上这类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也给家长为孩子选购电动车儿童安全座椅带来了困难。

  业内专家呼吁,应尽快研究出台非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国家标准和配套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头盔(非玩具类)国家标准,切实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完)

  任会勇介绍,便携式添乘仪主要用于检测列车在垂直、水平两个方向晃动的速度等级,它的检测数据是添乘员确认线路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依据。经验丰富的添乘员也可以通过感知,掌握线路上下颠簸或左右摇晃的地点。添乘员这份工作,最考验的是责任心和细心。在飞驰的列车上,在明暗交替中,添乘员的眼睛要盯住车外,要找出可能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

  招聘会还设置了“政策咨询综合服务专区”,有企业来咨询相关补贴政策,有求职者想了解灵活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还有一些求职者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保安、厨师、计算机等相关职业技能。

  监管正在努力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而这也将引发监管和科技巨头公司的新一轮博弈。行业机构appliedAI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1%)受访者预计他们的AI开发项目会因监管的介入而放缓。

  ——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4日在社交媒体表示,针对有关威胁,莫斯科可能做出任何形式的反应,这种反应将是迅速、强硬和令人信服的。

  (本报记者杜海涛、王珂、李心萍、常钦、韩鑫、罗珊珊)

  “从那以后,我们就多了个休闲的地方。”村民告诉<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如果天气暖和,来这里休闲的人很多。

杨淑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