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微博文化之夜再临郑州 多元多维赋能文旅发展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24 22:11:05

  中新网6月24日电 6月23日,2024微博文化之夜再临郑州,百余位文化名人、文史专家、文体明星以及来自读书、电竞、动漫、美食、旅游等领域的微博大V们齐聚一堂,在郑州恢宏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带来一场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盛典。

  当日,以“看见多元文化力量”为主题的2024微博文化之夜主题论坛也圆满落幕。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作家马伯庸,前女足国家队队员赵丽娜等文体名人带来精彩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环节集结多位业界大咖畅所欲言,在精彩对话中碰撞出关于“多元生态,探索文化新态势”的真知灼见。

  2024微博文化之夜聚焦展现“文化郑、年轻郑、 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形象,深挖多元文化价值体系,为拉动郑州文旅产业上行寻找新

  单霁翔是第二次来到微博文化之夜论坛,他在主题演讲中,以郑州浩荡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为引线,以故宫博物院的“出圈”故事为范例,更为直观地揭示了郑州“天地之中”的标签,为讲好郑州故事提出了新思路。他强调,“视听节目对文化传播的力量更强大”。通过创新传播形式,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可以让文化遗产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焕发新的活力。

  讲好城市故事,离不开贴近年轻人的创作。饶雪漫在《文学影视化的二度创作是矛盾又迷人的》主题演讲中,以创作者的身份讲述如何将文学影视化赋予更强大的感染力,希望用熠熠生辉的青春文学带给青少年正向影响。

  出版人、作家铁鱼带来演讲《我的工作是寻找天才》中,描述了自己用作家、出版人、影视制作人等不同身份来挖掘作品的多元价值的故事,通过原创内容孵化IP,丰富作品的内容和传播生态,让创作更加精彩。

  马伯庸用《食南之徒》为案例,示范了从事历史小说写作或者挖掘中国古代文化内涵的思路,可以从人性角度赋予历史新的灵感,为郑州丰厚的文化故事传播带来了新的启示。(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5日电 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5日消息,中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

  随着中国宣布从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经济复苏的预期正不断提升,基本面的回暖让国际资金的重新流入预期可能支撑人民币升值。

  升温过程中,最低气温的升幅要比最高气温升幅小,因此各地昼夜温差会有所加大。其中,江南、江汉、江淮一带的昼夜温差更是将达到15℃左右,局地逼近20℃,例如武汉8日最高气温22℃,最低气温只有3℃,公众请适时调整着装,早晚更需注意做好保暖,谨防感冒。

  拜登回到白宫后表示,希望看到边境“发生了什么”,并计划在5日就边境安全问题发表讲话。

  AuAgESG黄金矿业ETF的投资经理斯特兰德(Eric Strand)也预计,2023年黄金价格将创下历史新高,并开启“新的长期牛市”,涨超2100美元/盎司。“自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持续在其储备中增持越来越多的黄金,2022年第三季度创下了新纪录。同时,我们预计,各国央行将在2023年变得鸽派,这将在未来几年引发黄金的爆炸性走势。”他称。

  有记者问:日前,中方出台系列举措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放宽中外人员往来限制措施等。一些美媒炒作中国国内新冠病例激增、医疗资源发生挤兑,质疑中方发布疫情数据不透明,渲染中国“抗疫失败论”,并关注美国等部分国家开始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许启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