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荔枝网评:流传千载,运河文化何以弥新?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7-09 17:26:53

  悠悠大运河,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近日,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启动。

  通南北千里,润幽燕风华。大运河始于春秋时代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 河和浙东运河3部分组成,绵延3200余公里,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书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壮丽篇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今天,我们探索大运河里的千年文脉,读懂流传千载的运河文化何以弥新。

  保护为先。大运河的价值,不单单是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更在于其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北京的澄清闸、天津的金钢桥、河北沧州铁狮子、河南的惠济桥、山东的光岳楼、安徽的泗水河段、江苏的扬州天宁寺、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浙江杭州的富义仓……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等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向世人讲述着大运河的故事。保护大运河,就要强化保护意识,统筹做好提升沿河品质、水生态修复、文化遗存保护、护岸建设、绿化植被等工作;要加大谋划力度,利用独特的运河优势,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机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重点项目建设;要强化工作协同,加强属地部门协同联动,把大运河保护与航道建设、防洪排涝、环境整治、文旅融合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大运河添彩,让大运河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传承为本。运河文化多风采,流传千载总有“新”。从最初运河的开凿,到隋唐大运河的拓展,再到元代大运河的“裁弯取直”,再到今天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牵手,守正创新成为大运河亘古千年的“灵魂”。大运河沿岸的河道、船闸、会馆商铺、古街古寺等不可移动的实物遗产,以及具有大运河特色的饮食、戏曲、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背后是运河文化以新技术和新表达滋养精神,见证一座座城市因水而兴、一个个区域交流融合、一户户人家烟火升腾。我们坚信,千年大运河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与利用,未来更加可期。走过绿杨城郭,古巷清曲,也走过四时变幻,中国大运河这张文化“金名片”定会更加耀眼瞩目。(唐代远)

  在虚拟交互技术层面,随着VR、AR、MR等沉浸技术在市场的普及,沉浸式消费有望成为未来文旅营销的主流方向。首先,VR、AR搭配可穿戴设备为游客搭建了更直观的体验场景,将景区要素和产品细节更完整、生动地进行展示,大大增强了游客的“临场感”体验。

  为了给职工生活提供便捷舒心的环境,中原油田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效工作机制,由职工群众“点单”,各部门和各单位“接单”,定期“销单”,对效果不理想、群众不满意的“回炉”“补课”,限期整改。

  旅居土耳其的侨胞黄女士生活在土中南部城市安塔利亚,她原计划于上周五前往此次震中附近的加济安泰普。“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成行,万幸躲过了这次地震。”她表示,由于安塔利亚距震中有一定距离,震感不明显,但城市有关部门刚刚发布了海啸预警,大家都提高了警惕。

  这些礼物,于学员们而言,是对过去一年成绩与荣誉的肯定,更是对新的一年学习训练的激励和鞭策;于亲人而言,仿佛是一本生动的日记,讲述着子女在军校拼搏奋斗的故事,足以纾解思念直至下一次团圆。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法新社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制定的拟议《欧盟移民和庇护公约》取得了部分进展。但该项改革几乎不可能像立法机构和欧洲理事会承诺的那样,在明年的欧洲议会选举前达成一致并获得通过。

黄孟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