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杉矶到巴黎 百年名校“奥运火种”燃续90载

来源: 股城网
2024-06-20 18:32:00

  中新网济南6月20日电 题:从洛杉矶到巴黎 百年名校“奥运火种”燃续90载

  记者 赵晓

  距离巴黎奥运会启幕不足40天,中国人的奥运记忆再度被唤醒。作为百年名校,山东大学与奥运会的渊源颇深,一颗“奥运火种”燃续90载。

  6月迎着缕缕热风走进山东大学校史馆,一份份历史档案带人们穿越回1932年美国洛杉矶的盛夏。

  这是被载入奥林匹克史册的一年。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正式成员仅3人,分别是领队郝更生、教练宋君复和运动员刘长春。其中,郝更生、宋君复均在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名国立山东大学,现为山东大学)执教,他们一位是中国第一次申请参加奥运会的发起人,一位是中国首个参加奥运会的教练员。

  山东大学与奥运盛会的缘分自此开启。美国洛杉矶“首战”后,宋君复还先后带领中国运动员亮相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以中国篮球队指导员的身份参加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他三次出征奥运会的故事,至今仍在山大校园流传,所点燃的精神火种,在这里薪火相传。

  90多年来,山东大学持续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健将,举重奥运冠军林伟宁、万米赛跑奥运冠军邢慧娜等体坛明星在此诞生。近些年,一批“90后”“00后”山大学子逐渐在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为争战奥运会竭尽全力。

  “冲击巴黎奥运会资格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用 10个月时间,将国家积分从世界排名第十五位,一路打到世界前三。”回顾中国三人篮球队伍晋级奥运之路,就读于山东大学体育学院的张为将其形容为“流浪地球之旅”。

  20岁出头的张为,是作战经验丰富的“熟练兵”,在全国三人篮球U18锦标赛、U23国家联赛、U23世界杯等众多赛事中发挥出色。2023年,他和20多名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队员,辗转世界各地,奋力拼战高积分赛事,合力为中国三人篮球男队争得巴黎奥运会入场券。

  在张为看来,中国三人篮球的发展尚在“襁褓”之中,急需奥运这样的盛大赛事助力。“此番能突破重围杀入巴黎奥运,对整个中国篮球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我十分有幸亲身参与其中。”

  作为年轻一代运动员,张为对奥运精神有自己的理解。“不只是一块奖牌,更是突破自己、不惧失败、自强不息的拼搏过程。就像在‘流浪地球之旅’开始前,没有人可以预知我们能否冲奥成功,要做的就是享受努力的过程。”

  张为之外,还有中国游泳运动员季新杰、田径运动员边通达等山大毕业学子,持续活跃赛场,为国争光。

  “我们正在为中国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探索新路。”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先亮在受访时透露,学院拟与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设“君复学堂”,招收一批体育成绩好、文化素养高的优秀运动员,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体育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课学习“并重”,全方位提升运动员水平。

  王先亮说,学院不仅注重培育以其他专业为背景、体育专项技能突出的高水平运动员,还通过建立运动训练专业,以山东大学综合性的学科交叉优势,培养融合型运动训练人才。“我们也结合奥运精神栽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让他们在社会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中发挥专业优势和作用。”

  纵观全校,山东大学以奥运精神涵养学子身心,将体育运动中塑造的意志、品质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中,以体育育人支撑立德树人。学校校长多次带领百余名学生登泰山、爬沂山,教育和引导学生塑造勇攀高峰的信念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形成“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的育人品牌。

  “‘为天下储人才 为国家图富强’是山大的办学宗旨,‘山大体育 育贤图强’是体育学院的育人理念,均与奥林匹克格言相呼应,最终目的是在体育强国、健身中国建设中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体育专业人才。”王先亮表示。(完)

  根据硅业分会统计,1月份国内硅料产量约10.14万吨,环比增加4.9%,预计一季度国内多晶硅月均产量在10.5万吨左右,可满足硅片月均40GW的产出。根据上下游排产计划,预计一季度硅料供需相对平衡,在下游开工率提至正常运行状态且正常采购的情况下,硅料价格基本可维持平稳运行。

  谈及创作初衷,甄子丹表示:“我要拍一部中国的武侠片,哪怕观众没看过金庸的作品,他都能感受到中国武侠片的魅力,所以我才拍了《天龙八部之乔峰传》。”作为监制,王晶则用“又爱又恨”形容此次与甄子丹的合作:“子丹是我合作那么多武术指导里面特别用功的,但是他不愿意收工、不愿意满足。”

  面临外需走弱考验

  他认为:“这其实和市场时机、本身产品的特征以及团队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如果短时间内申购的资金太多的话,基金规模增加过快,有可能会打乱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会影响产品的管理质量。”

  在2022年10月触及最低点后,HSHKBIO指数逐渐回升。2月2月,该指数收盘报1527.43点,较最低点上涨约65%,但相较2021年6月的高位(2925.74点)仍有不小的差距。

  “家庭为根”如何体现、怎么去做,是个难题。“我们认为,基于家庭的传统文化是最本质、最恒久的力量。我们在分析丰都社会文化时发现,孝善文化是丰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把孝善文化作为丰都基层社会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共同价值理念传承下去,是解决目前丰都家庭建设问题的根本举措。”张国忠说,丰都县有26.5万人在外面打工,“一老一小”问题成为解决家庭建设问题、推动乡村治理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切入点。

吴婉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